“你好,请问是***吗?我是研究生院***,你在2004年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的一篇文章获奖了。请告知身份证号码以便领取奖金和证书。”
12号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我很意外。因为我很久前写的一篇文章,关于研究生院的。
之所以能获奖,不是因为文采,而是因为我的特殊经历,从大一到读研,我与研究生院关系密切。说白了,就是写的很主旋律。
12号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我很意外。因为我很久前写的一篇文章,关于研究生院的。
之所以能获奖,不是因为文采,而是因为我的特殊经历,从大一到读研,我与研究生院关系密切。说白了,就是写的很主旋律。
自从五一从母校回来,我想割断自己的大学情节,没想到我还有着太多的牵连。
记得好友梁说,你走的太匆忙,很多东西留下了。
这次五一来弥补上次的“匆忙”,结果还是匆匆,五天还是不够。
记得好友梁说,你走的太匆忙,很多东西留下了。
这次五一来弥补上次的“匆忙”,结果还是匆匆,五天还是不够。
我很感动,2004年的东西,还能联系我,告诉我。
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脱离校园的氛围呢。
尽管工作了4年,一度离校园很远又一度很近。
我到底该喜欢这种牵连的感觉还是脱离“孩子脸”呢?
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脱离校园的氛围呢。
尽管工作了4年,一度离校园很远又一度很近。
我到底该喜欢这种牵连的感觉还是脱离“孩子脸”呢?
前一篇:喜欢生活在下雨的夏天
后一篇:迟暮桐城(城市系列之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