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行在无锚印钞?并没有!

(2017-02-20 11:19:38)
标签:

金融

货币

经济

央行在无锚印钞?并没有!

——三论无锚印钞

2014年来,我国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资产从最高的27.30万亿降低到2016年底的21.94万亿,在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从最高的3.99万亿美元降低到3万亿美元,外汇占款同时也萎缩了5.35万亿人民币,但是我国的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却反而创下了历史最大值30.90万亿人民币规模。我国的基础货币并没有伴随着资本外流下外汇占款的萎缩而减少,这不得不让人很自然的得出判断——我国央行已开始了无锚印钞。而我的论点则是我国央行并没有无锚印钞,这是在替央行洗地吗?请仔细阅读接下来的论述文章!

 

人民币基础货币是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主权信用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

我们常说,央行发行货币需要一个锚,什么才是基础货币发行的锚呢?这个锚以什么形式存在呢?

央行的储备资产,就是基础货币发行的锚!

因此这个基础货币发行的锚可以普遍是黄金,外汇和国债(以国家未来的税收等财政收入为保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表现形式是:黄金占款,外汇占款和对政府债权。

那么这个基础货币释放的过程则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购买社会中的黄金和外汇,形成央行的储备资产的过程,同时基础货币释放到社会中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成为经济交易中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社会物资产品和服务的计价工具和交易媒介。

或者由国家财政部发行国债,由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来购买,同时以国家未来税收等形成的财政收入作为储备资产,并由国家财政部以政府各项支出的方式释放到流通社会中。

这些由央行发行并释放基础货币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础货币释放后的最初属主是原黄金或者外汇的持有人,或者是国家财政部,并通过他们使用货币购买社会物资产品而进入流通社会,或者存入银行进入金融银行体系的存贷循环过程中。

最近2年来,央行较大规模地通过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方式,通过SLF,MLF等工具释放基础货币给商业银行(这是央行用人民币基础货币来购买一种以人民币计价债权的方式来持有资产,这是央行内一种较“虚”的资产),最大存量规模已达8.47万亿,SLF,MLF等虽然是一个短期释放流动性的工具,但不断增量续作累积了相当大的存量规模,其中的部分资金可以认为是SLF,MLF等变成了LLF(长期借贷便利),商行将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增加对社会的信贷释放规模,同时也可以补充央行的法定准备金,虽然其中部分的这类基础货币由央行释放给商业银行,商行并没有释放到社会中而是转了一圈又继续回到了央行,但这样操作就直接增加了央行的储备货币规模了,这就是我国在资本外流下外汇占款萎缩但基础货币仍在增长的核心原因。

 

那么央行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国家的基础货币,到底是不是无锚印钞呢?

 

首先来看这个通过SLF,MLF,TLF等工具释放基础货币的工具与央行的其他基础货币释放方式有啥异同点。

央行以往主要是以外汇占款来释放基础货币的,极少量的黄金占款和对政府债权(国债),也就是说,央行这个基础货币的释放过程都是直接释放到了流通社会中,会直接增加社会的存款规模。央行释放的基础货币最初始的属主是原外汇的持有者,黄金的持有者,或者国家财政部。

而央行这个以SLF,MLF,逆回购,再贷款等方式释放的基础货币,在社会上却找不到属主,并不会直接增加社会的存款规模。简单来说,这是以电子货币的形式再贷款给商业银行的,满足银行结算或清算要求,但这些基础货币在社会上是找不到这些钱的主人的,因此不会直接增加社会存款规模。

因为短期流动性释放工具如SLF,MLF等不断释放基础货币并不断续作累加,导致有很大规模的存量规模了(等于SLF,MLF累积规模较大的存量在本质上就成为了长期借贷便利LLF了),商行仍管不住拿资金去放贷图利的手,当前社会一年期贷款的利率为4.35%,央行的再贷款利率最高为3.1%,资金利率似乎较高但并不算什么,这是一笔商行的意外横财,央行似乎在雪中送炭继续补充商业的资金继续放贷增加商行的盈利。同时商行还可以将这部分资金补充央行法定准备金,于是央行通过MLF等资金在商行打了一转又回到了央行,于是央行法准增加了,我国央行的储备货币增加了。

这样就导致我国的货币体系变得更加复杂了!

SLF,MLF释放的基础货币虽然不会直接增加社会的存款和直接增加社会流动性,但是可以通过商行的信贷释放到社会上并导致派生存款增加,存款的增加又导致存量的MLF资金可以补充央行法定准备金,最终导致了我国储备货币的增加,根据货币运行规律又可以增加社会信贷的释放规模。

于是,我国2016年房地产的消费类按揭房贷释放规模继续历史性天量增长,导致房地产行业在穷途末路下在经济市场中又火爆了一回。

但是,随着社会存款规模的增加,M2的增加,同时更多的战略资本也清晰我国的货币体系内在的本质漏洞(社会间接融资债务为部分储蓄背书原则),债务危机爆发下会导致大量的储蓄不安全,银行会有成片大面积破产的风险,于是资本出现了规模化外流的现象,我国的外汇储备从最高的3.99万亿美元规模下降到跌破3万亿规模,央行必然要抛售流动性最好的美债套现补充央行的美元或外汇流动性。

也就是说,央行不断释放基础货币放纵商业银行穷尽极限化,盈利最大化放贷,导致社会M2大增,而社会M2资本在资金安全风险增加的前提下开始转化为流动性更好的M1,然后在挤兑商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同时,更挤兑央行的外汇储备,央行将被迫不断释放基础货币给商行,不是降准,就必须要做MLF

央行在作茧自缚!

央行也该意识到这个危机的逐步来临了,于是脱了淘气孩子的裤子打屁股,对MLF加息,再贷款利率增加到3.1%。根本不是多大个事,毕竟社会称央行为央妈,有哪个妈不疼孩子?有那个疼孩子的妈没有野孩子?何况野孩子也有杀手锏,央行你要下狠手了,商行野孩子就会向全社会停贷断贷抽贷并逼债,全社会资金链断裂,社会上的债务人,商行,央行,政府,统统受不了,全成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而且秋分将至,蹦不了多久了,对了,经济的冬天是还没有到来的!

央行已累计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8.5万亿规模了。这些本来应该通过降准方式释放的基础货币就这么金融创新地释放到商行系统内了。而且还有大部分这类资金被补充进了央行的准备金,导致我国基础货币在外汇占款萎缩的基础上,国家储备货币反而有了微幅的增长。

这是无锚印钞吗?

不是,因为这个印钞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人和机构直接受益。央行没有,商行也没有,国家财政部更没有从中受益。这部分基础货币此时怎么松出来,未来就将怎样紧回去,因为这是央行对商行的一种再贷款,需要到期偿还的,与之前释放基础货币几乎不用考虑再流回央行是显著不同的。

说它不是无锚印钞吗?看着国家基础货币在外汇占款萎缩的前提下继续增长,社会M2继续增长,我即使再怎么解释清楚这不是无锚印钞恐会遭人唾骂。

央行以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方式通过SLF,MLF等工具补充央行基础货币,这是我国央行的金融创新,是其他货币体系不曾出现过的新现象。本人对其最合理最客观的定性不是无锚印钞,而是变相降准。

下面就用表格来说明央行不同基础货币释放方式的异同点。

 

 

释放方式

性质

以外汇,黄金,国债

等方式发行基础货币

SLF,MLF等方式

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来释放基础货币

央行降准

释放基础货币

是否会增加储备货币

不会

基础货币的属主

原外汇,黄金的持有人

国家财政部

无属主

商行的超额准备金性质

无法界定

法准变为超准

是否可以直接增加社会存款

可以直接增加存款规模

不会

不会

释放基础货币的对象

社会机构和个人,财政部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是否有利息协议

没有

没有

是否会直接增加社会流通货币

不会

不会

基础货币的回笼

回购国债

资本兑换外汇外流

再贷款到期回笼

提准

 

因此,我把货币运行的真相就分析如上,央行是否在无锚印钞,以及我国未来的货币体系运行趋势,大家各自分析各有所得!

 

 

 

无锚印钞是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本人曾有多篇文章对此分析思考。

首论无锚印钞——《惊天危机下的择日而亡

再论无锚印钞——《金融将死,死于何因——金融攻击的原理和运行逻辑分析!

关于货币之锚的文章,可以参考一篇短文《金融演绎法之凭票即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