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存贷比限制可能早就被全面突破

(2014-07-02 09:56:19)
标签:

股票

    6月30日下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主要涉及币种口径、分子(贷款)和分母(存款)计算口径,显著降低75%的法定存贷比对银行放贷的限制,该政策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有分析认为,此举可理论释放8000亿资金。

银行存贷比限制可能早就被全面突破

(更新数据到2014年8月)

  以上数据,是根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合我对我国货币体系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对货币乘数极限释放并导致信贷萎缩的内在规律的把握,经过较为粗略的计算,本人认为。
  当前我国银行降低存贷比释放信贷资金的努力可能不值得一提。
    我国对银行的存贷比限制,虽然存贷比数据比较好看并在约束范围内,但实际上这一存贷比限制可能早就被全面突破了。
  因此,现在是被动降低银行存贷比限制,并不会对当前社会上的流动性,造成任何的正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对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不会有显著的改善。
  由此可见,接下来的连续数月,M2的增长并不会显著增大,仍不排除M2增幅继续回落的可能。
  同时,接下来的6-12个月,银行将继续出现更为严重的钱荒,钱紧现象。

 

    我国金融货币领域,有一个巧合存在,就是在20%的准备金率和75%的存贷比制度下,存贷比红线应该锁住的资金(可大于但不可小于)在数量上应该完全等于准备金库实际锁住的资金量。其数学等式是0.2A=(1-0.2)A*(1-0.75).

 

 

 

    专业的金融分析一般把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当成国家的基础货币总量,而本人则偏向于把货币当局的总负债当成一国的基础货币总额.

    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的国家主权信用货币,其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差异是其中的差额同样是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但广义货币中的大部分派生货币暂时失去了流动性。

    因此,M1按客观逻辑,应该与国家的基础货币十分接近,M1与国家基础货币的比值应该约等于1.

    以下是近年来我国狭义货币M1分别与货币当局总负债与储备货币的比值对比图.本人从客观逻辑上认为,货币当局的总负债,是国家的基础货币总量.本人非专业人员,仅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思考,敬请谨慎对待!

银行存贷比限制可能早就被全面突破

 

 

20%的准备金率会限制货币乘数最大值为5,再加上75%的存贷比限制则货币乘数最大值为4,而我经常思考的存贷比中的存款要减去上缴央行准备金后的存款作为分母,假如这样的设置的话,那么货币乘数最大值为2.5,这样虽然更安全但不符合实际.因此,我国的75%的存贷比相当于25%的准备金率约束,最大货币乘数为4. (2015-03-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