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2012-02-26 09:31:38)
标签:

杂谈

拿着倪震的《大胆爱》在手里看,常常看得我莞尔一笑,我身边曾有好几个姑娘表示不喜欢倪震,嫌他情史太多,太过风流,又文笔好,巧言善辩,仗着在媒体上有话语权懂得为自己描金,总是立于不败之地,天下便宜都占尽。当然,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好多人特别喜欢他。所以当年周倪恋一波三折的时候,多少人幸灾乐祸,多少人义愤填膺,到后来两个人喜结连理,我看到网路上对周慧敏大呼不解的反倒是女性居多。还记得当时正好广州的黄佟佟老师来北京,我们俩个女人在深夜的半岛咖啡里深度八卦此事,黄老师对香港的理解颇为深刻,她说香港那个地方,97年回归才正式的结束一夫多妻制,香港的女人强硬能干,香港男人要么是无能,稍微有能力点的就很多三妻四妾。到了大陆,随便一个夜总会,排着队站在面前的姑娘,个个都是香港小姐的级别,要找美貌温良的纯情女孩也是容易,所以像倪震那种男人,真是已属难得。而周慧敏是地道的香港生得女孩子,能接受这些,坐定自己的大奶位置不放,也是从小受香港文化熏陶所致。这些观念上的差异,和我们大不一样。


 

这样的话,后来我在这本《大胆爱》里也有读到,倪震劝告一位十分出色的香港姑娘,香港男人到了内地,只要月收入五万的就可以找到很好的老婆。叫那位香港姑娘搞清楚状况,要想嫁,就不要再摆谱拿架子,用温柔把自己的男友夺回来。又告诉一个姑娘,无论你怎么觉得自己更优秀,但二奶就是二奶。这话听起来可能真的很让人生气,但是我们其实知道他讲的都是实话。你总不能让男人说实话,可等他们真的说实话又恨他们说实话吧。再说了,这就是香港人的爱情,不怎么玩深沉,务实得很,讲感情嘛,到是很讲感情的,但也没有滥情,小小的温暖里总有些冷意,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港剧里的桥段,一个人失恋了,另一个朋友去劝,翻来覆去的无非那么几句。“变成现在这样,谁也不想的。”“感情不能勉强。”“我下碗面给你吃。”所以即便是才子出来说话,谈的是感情,也是这般的一种调调,不剑拔弩张,简单明了不麻辣,很清楚的点到问题即可,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洒脱和看透,保持着礼貌的LEAVE YOU ALONE的距离感。就好像在香港街头,人和人之间礼貌的距离一样,即便是人潮攒动的街头,也会让你觉得周身不被侵犯,还可以有一点点呼吸的空间。失恋了呢,就去看倪震的专栏啊,看完也没什么,剩下的事就归你自己去做,找你妈妈下碗面给你吃啊,吃完明天继续开工就好。


 

爱情也是和城市的气息息息相关的吧,北京有北京式的爱情,上海有上海式的爱情,而《大胆爱》这本书,其实就是香港人的港式爱情和港式爱情观。一边读的时候,一边就想起李敖的那句歌词,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也想起《志明与春娇》,想起那么多我曾经喜欢过的香港爱情故事。香港稳定发展了这么多年,经济发达,人们安居乐业,一直过着相对和平的小日子,所以不像我们内地人,有这样多得焦虑,紧张和不安全感,人们的气质里少了一份青筋暴露的戾气,因此他们的爱情也好,生活也罢,大多也不会有我们这种苦情或者深沉悲怆的戏份在,多是松弛的心态。你当然可以理解这种气质为一种浅薄,但是换个角度看,港人也有港人的见多识广,沉着冷静,重感情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份清醒和精明练达,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大境界。


 

倪震先生的回信,在我看来,就是有着这样一种香港精神在里面,这也是我比较喜欢此书的一个原因,即便是风流才子,也是这么务实,只不过他务实的姿态更妙而已。对于内地的读者来说,写信给倪震,得到的回答可能有点不接地气儿。但却也跳出了我们一贯的思维的囹圄,带来别一番参考性,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学会那种锥心刺骨的疼痛,洒脱和轻描淡写,淡淡的说一句,“我去下碗面给自己吃。”,不过真有那样的时刻,大概我们这些写情感专栏的,就都要失业了吧。


《TIME OUT》书评,平媒勿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