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奇观

(2018-08-31 14:50:23)
标签:

敦煌

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飞天

分类: 景致

敦煌奇观

2005年到东风航天城参观神州6号发射之后顺道去过敦煌。2010年和几位退休的老同事又去了敦煌。这两次都游览了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我觉得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堪称世界奇观,所以我才有两次敦煌之旅。旅游爱好者不可不去看看。

敦煌奇观

 

敦煌机场

 

1、鸣沙山的沙

我们2005年到敦煌时住在位于敦煌市城南的敦煌山庄。这是一家中港合资的旅游饭店。汉唐宫阙风格的屋顶和门楼,封闭的四合院,干打垒的黄土墙,大西北的建筑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饭店不远处就是鸣沙山景区大门,住在这里到鸣沙山景区十分方便。

 

敦煌奇观

 

敦煌山庄

导游说鸣沙山,是因流沙疾速下跌咚咚作响而得名。我两次去都没有听到沙鸣之声。也许是因为白天游人的喧嚣掩盖了沙鸣之声,又或者是晚上住在房间里听不到沙鸣之声,但是我倒没有怀疑导游的说法。鸣沙山并不高,但其轮廓分明,山脊曲线优美,坡面平展,犹如刀削一般,十分奇特而秀丽。鸣沙山的细沙中有五色细小颗粒,在光线的作用下变换颜色。清晨我站在敦煌山庄前面的广场远眺,鸣沙山一片幽蓝;中午时分阳光照耀,又是一片金黄。真是美不可言。

敦煌奇观

 

鸣沙山 

敦煌奇观

游览鸣沙山要穿上鞋套

游览鸣沙山要穿上鞋套。景区入口处有出租鞋套的,十元钱一双,桔红、桔黄两种颜色,套上可以防止沙子弄到鞋子里面去。在景区中,几乎人人或桔红或桔黄的鞋套,这也成了鸣沙山的一道风景。

 

在鸣沙山骑骆驼是有趣的体验。赶骆驼的人吆喝骆驼趴在沙地上,方便游人爬上驼背。游人坐好后,赶骆驼的人吆喝骆驼启程。一个驼队五、六只或十来只骆驼,赶骆驼的人牵着头驼,后边的都鱼贯而行,驼铃叮当叮当的响,游人在驼背上一颠一颠的摇晃,眼前是黄灿灿的沙丘沙山,微风轻拂人面,人都要醉了。迎面走来另外一只驼队,驼上有的人吹着口哨,互相打着招呼;有的人拿出照相机拍照。我拍了几幅远方的驼队,同行的朋友都说好。

敦煌奇观


 

驼队

从沙山顶上坐一个木板(第二次去时改进为坐轮胎了)滑下来也是很刺激的。几个女孩滑下来笑成一团。但是爬上沙山也是很费力的,我们都放弃了这种体验。

一天下来,鸣沙山的坡面不再那么平整,上面满是游人的脚印,骆驼的蹄迹,汽车的轮胎印,还有滑沙留下的划痕,同行的朋友说,鸣沙山也伤痕累累了。但是第二天一早你再看,鸣沙山又变得那样平滑,是什么神奇的手,再黑夜中抚平了鸣沙山的伤痕?导游说,因为地势的关系,晚上总有风。风过之时,沙子流动,把白天外力形成的坑坑洼洼填平了。所以典籍记载“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2、月牙泉的水

鸣沙山下有一处水面,其形好似月初的一弯月牙,故人称月牙泉。月牙泉和鸣沙山相依相伴,沙泉共生,泉水清澈,游人无不称奇!

敦煌奇观

 

月牙泉

 

敦煌奇观

月牙泉是敦煌地区的地下水溢出形成的

月牙泉形成是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奇特的地质结构所决定的。在敦煌这块沙漠绿洲的西北面,就是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莫干大沙漠。而绿洲和大沙漠之间,有几片湿地,呈半圆型保护着敦煌这片绿洲,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泉湿地和西湖湿地。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及其支流党河的水源源不断地汇入敦煌周边的湿地,从而使敦煌的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而月牙泉地势较低,属于低洼之地。在这种区域性高水位条件下,地下水在低洼地溢出,便形成了月牙泉的水面。所以敦煌地区的地下水、周边的湿地和疏勒河及党河是月牙泉形成的根本原因、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且它们之间是一种正因果关系。

敦煌奇观

 

老同事游览月牙泉

导游说,历史上的疏勒河、党河水流丰沛,南泉湿地、西湖湿地等周边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稳定,敦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月牙泉的水面就大,水位就深。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直到1960年前,月牙泉的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2005年我第一次去看月牙泉,水深下降至1.3米左右,水面积减小到78亩左右。导游介绍主要原因是70年代以来垦荒造田、抽水灌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疏勒河、党河水流减少,周边湿地萎缩,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所致。

为保住月牙泉这一奇特景观,2001年,敦煌市在月牙泉附近修建了两座渗水池,每年从党河水库引水入池,通过渗水池对月牙泉进行渗灌补水。我们还特的去参观了渗水池。2006年敦煌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新建多个蓄水池、渗流场和渗井群,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综合回灌渗水措施,使月牙泉水位保持稳定。

敦煌奇观

月泉阁

 

在经过几年的应急治理之后,月牙泉水位严重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并已经有所回升。2010年我和体改办几位老同志游览月牙泉,月牙泉水域面积已经恢复到11亩,平均水深也维持在1.7米左右。泉边的芦苇茂盛。我们沿着月牙泉走了半周;又登上“听雷轩”和“月泉阁”眺望月牙泉,泉水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同行的老同志都赞叹不已。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莫高窟位于鸣沙山东麓,又名千佛洞,与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同为我国三大石窟。2004年和2006年我分别参观过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岗石窟,2005年和2010年两次参观莫高窟,景点宣传资料显示,莫高窟现存壁画45000平方米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壁画艺术宝库。被誉为 “东方卢浮宫”。

敦煌奇观

 

莫高窟

莫高窟的壁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的主要表现题材是各种佛像,而“飞天”又是其重中之重。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是莫高窟壁画艺术的标志。莫高窟的洞窟中,几乎每个洞窟都画有飞天。导游说有专家统计,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像有4500多尊,其数量之多,不仅为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之最,也是全世界佛教石窟寺庙之最。以至在研究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飞天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奇观


敦煌石窟

据“艺术百科”引用《金光明经疏〉》解释:“外国呼神亦为天,印度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在佛教经典中飞天是 “天龙八部”神之一,她手持乐器,蹁跹飘舞,飞行于天空。飞天壁画,表现了天神飞行于天空的千姿百态,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的。我在法国卢浮宫参观时看到过插翅的天使,那是用翅膀表示飞翔的;中国道教的飞仙也大多是脚踏祥云,腾空飞翔;莫高窟的飞天形象,既没有翅膀,也没有祥云,而是通过阿娜多姿的飘带表现一种漫天飞舞、遨游长空的意境。

敦煌奇观


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艺术再现

在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中,最著名应该是那幅反弹琵琶的壁画。可惜的是我们两次参观莫高窟,都没能参观反弹琵琶图所在的112窟。因为实行保护性开放,莫高窟每天仅开放几个洞窟让游人参观。2010年第二次到敦煌时,我在敦煌市沙洲南路、沙洲北路和阳关大道交汇处的环岛中心,欣赏过树立在那里的一座伎乐天神反弹琵雕像。后来还看过舞剧〈丝路花雨〉和一个舞蹈〈飞天〉的电视,倒也弥补了没有直接欣赏伎乐天神反弹琵壁画的遗憾。飞天是敦煌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敦煌的奇观。

(写于201010月,修改于20164月,2018-08-04插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