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姑娘
(2013-10-19 08:59:34)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随心所感 |
起初我对乌兹别克斯坦人没什么深刻印象,可几件小事让我对她们以及国家有了好感。或许我不该这么评价,同一件事情上,我遇到的乌兹别克斯坦比同国家、同民族人更加温和,更有素质。
多了不说,就举三件小事吧:
第一,面部表情方面。曾经在中国参加一个活动,有位韩国女教师是这么评价我们中国人的面部表情的:很少微笑,表情僵硬。在国内我还没太注意此问题,但遇到几个多国人后,确实如此。或许很多时候与行业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服务行业的人不得不强迫自己面带笑容迎接客人,技术领域或者生产行业的就不用说太多言语,表情也会随着专注而越发显少吧,如果在一个不需要太多言语情况下,对你微微一笑是很好的感觉,让对方彼此都不太尴尬,也不会冷场,这是一种礼貌。欧美与亚洲比较,更不用多说,当然是欧美人的表情更加丰富,而且嘴边经常粘着:“谢谢”俩字。虽然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中亚地区,他们面部长相带着亚洲人基础上也带些少许印度人或俄罗斯人的长相,我遇到这位乌兹别克小姑娘就和咱中国汉族人长得差不多。即使是同民族的中国人只会用眼神看着你,初见面部表情上没有一丝表情,给人感觉又冷又愣,就算我对着陌生人问一声好,回一句的也是冷冷的,难免让我疑心自己是不是得罪过此人,但回想一下确实是第一次见面啊……等等问题。这样的场面其实很尴尬,会让人退缩进一步讲话的想法,少了一些交流,如果擦肩而过的人还可以,如果需要整日见面的还用这种表情,那实在是太耽误交流了。随后就是看到了这位乌兹别克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中流露出温和,嘴角轻轻上扬,对我微微点头,看着让人真舒坦啊。第一印象就这样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仅仅通过表情交流……
第二,自助吃饭。中午餐是一种简单的自助模式,每个人拿着盘碟选着想吃的食物,我站在最后一排,前面是俩位乌兹别克人,这样的话服务人员应该给准备最后三碗汤才对。我不知道那服务人员到底是哪个国家的,黑黑的脸庞上带着凶样,仍然是没有一丝表情,我又开始回想我到底得罪过此人没有的问题,又在疑问,他明明看到最后是剩下三个人在选餐,理论上讲应该也给预备三碗汤才对呀…正想着,咦?那位乌兹别克姑娘轻轻地新拿出一个空碗给自己盛汤着,这样我又不会尴尬了,不然做这种举动的是我吧。如果换其他人会不会这样呢?即使互相是陌生人,处处也会为后面人着想,我不能肯定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位乌兹别克小姑娘又一次加深了对她的好印象。
第三,就餐完毕。吃饭少说话一直是我的习惯,可能对其他话痨面前觉得气氛不够热闹,很闷等印象,但吃饭时言语太多消化不良不说,万一不小心把一粒米或一滴菜汁喷到对方怎么办,多不卫生呀。那位乌兹别克姑娘坐在我的斜对面,她也是默默地吃着自己的美食。人们纷纷离开座位时,她还在那里坐着,看到她碗里还有很多饭菜,以为吃饭速度原本如此慢,但最后我万万没想到她是在等我同时起身。饭量比我都少的一位陌生小姑娘礼貌的看到我快吃完起身时,一并离开座位,又是一种礼节。我太爱这位乌兹别克小姑娘了,她使我对她本人留下好印象外,也对她的国家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虽然那里是个落后国家,但如此注重细节的人不是很多,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公民也不会太在意吧。
就这么昙花一现般接触到一位不可能再次见面的乌兹别克斯坦小姑娘,却深深烙在我的印象记忆册里。
我们说话时总是在说讨厌某个国家,讨厌某个产品,讨厌某个人等等,但换位思考一下,对方是否喜欢你呢?擦身而过的人,即使以后再也不可能见面,但一种表情会深深留给对方,一种礼节也会增添自己更高素养。进步不仅仅在于经济产业多发达,人民素质也会表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