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雪乡欺客所想到的

(2018-01-04 08:56:36)
标签:

雪乡

营商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

黑龙江经济发展

分类: 人文杂谈

12日上午,一段中诚信董事长毛振华控诉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视频在微博和朋友圈广为流传。毛振华在视频中称被亚布力管委会欺负、愚弄,并指责该管委会政企不分,非法侵占其23万平方米土地用于招商。无独有偶,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一文,同时,揭露了有着中国雪乡美誉的黑龙江牡丹江市双峰林场的各种坑人套路。这种政府和企业同时欺客(投资者也是客人啊)的现象为什么近年来在黑龙江愈演愈烈,甚至司空见惯,为什么会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是什么导致当地经济的下滑?

由雪乡的“欺客”所想到的

亚布力滑雪场

由雪乡的“欺客”所想到的

雪乡夜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大学毕业伊始在一家外资企业(当时黑龙江最大的外资企业之一)从事人力行政工作,其中一项工作的主要联系对象就是从地方到省的各级主管部门。各种本来可以正常办理的事情,不找人,不打点就办不了,动不动就到单位检查。检查时,公司领导陪同检查,而我们往车上装各种自产产品,装完后告诉公司领导,检查人员客气一下后,也不继续检查了(其实本来也没正式开始所谓检查,就是公司领导陪着聊聊天。),直接走人。所以,我对毛振华文中所说的现象深有体会。而当地企业宰客的现象我更是有直接体验,1999年的一天,去逛中央大街,逛完后看到侧面街边有一个理发店,想着头发长了,就进去了,跟店员说理发,然后就开始理了。大约十五分钟之后,理发师告诉我,理完了,让我交下钱,我说多少,理发师告诉我“200”,当时我就懵了,那可是我小半个月的收入啊,理了个发,就没了?(当时,当地510元钱理个发是正常的,北京现在普通的理发也就30元左右)我当场表示抗议,店员表示,不给钱,别想出去,几个店员一下子都围了上来。我一看这阵势,立刻给钱走人。基于自己的类似经历,我对本文开始所述的情况感同身受。2000年下半年,实在忍无可忍的我选择离开了黑龙江,来到了北京。

虽然离开了北京,但作为一个龙江人我始终关注家乡,希望它有好的发展,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年来,黑龙江的经济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一方面替家乡着急,另一方面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黑龙江人豪爽,热情,但规则和底线意识淡薄,做事比较率性随意,官本位和等靠要思想严重,喜欢投机取巧,一分付出,想获得十分回报。黑龙江人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一次和几个朋友回黑龙江办事,在哈尔滨机场打了辆豪华出租车,司机听说我们来自北京,立刻说在北京工作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你看我,想拉活就出来干一会儿,挣个100来块钱找几个朋友打打牌,喝点小酒,逍遥自在,一个月3000多块收入,够花就行了,挣那么多钱干嘛?累死累活的,不值当!这个司机可以说是黑龙江人的典型代表。),非常小农,进取心严重不足(当地人热衷当公务员就是一个明证),还特别爱面子。按说“穷则思变”,但黑龙江人压根儿不想变,自己不想上进,还总埋怨国家不给政策,不给拨款。这些年国家对东北其实也没少投入,但投入产出比明显不高,更何况,好政策也是要自己凭本事争取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别人怎么知道给你什么?毕竟,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天助自助者!再说,国家的钱也不是白来的,谁都不想钱打水漂!可以说社会人文环境是黑龙江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早些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黑龙江吃国家饭,工业大省+农业大省+资源大省让黑龙江人活的舒舒服服。但随着市场化的到来,工业发展跟不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资源耗竭、农业附加值低让黑龙江的经济举步维艰。而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因素就是当地人思想保守,小农意识重,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心。那么,这与当地营商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有,而且关系大了。

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也不讲规则,但依仗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国家福利好,各级政府官员都活的不错,彼时他们没有必要抢别人饭碗、坑别人,因为不需要。但现在不行了,资源没了,工业衰败了,但生活成本却持续上升(房价不断攀升,教育和医疗支出高涨等)。此时,他根本不会去想着如何发展经济(一没意识,二没能力),首先想的就是利用公权力从别人那里‘取’(这也是当地人为什么爱当公务员的原因,一是稳定,二是有‘油水’),很多官员为此不择手段,整天想的是如何“取之有道”。这直接导致当地营商环境持续恶化,一天不如一天。也导致一个怪圈的出现,投资办企业——政府坑——企业越来越少(要么倒闭了,要么撤离了)——变本加厉地坑(因为企业少了,各行政主管单位集中坑一个企业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企业跑路(一方面是受不了了,撤离,这是比较好的结局,没被坑死;另一方面是发展到稍有规模,重心果断外迁)、人才外流——经济下滑。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详见下图):

由雪乡的“欺客”所想到的


     

     

     

 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仍将会持续死循环,且不断恶化,最终触底,何时反弹?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