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

(2006-06-06 16:06:09)
分类: 人文杂谈
  前,胡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说:"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但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根本不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条件.什么是创新?创新的产品必须是市场所没有的,别人不能轻易复制的东西,它和创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要想创新,人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发奇想,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很难有创新。而要培养这样的人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他们新奇的、大胆的想法给予鼓励,引导人从小就学会创新。
 
    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被要求在校听老师话,在家听父母话,在外听长辈话。如果你这个学生解数学题的思路和步骤与老师所教的不同,老师就判你是错的,还要训你。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那些敢于表达想法的孩子往往是不被老师和家长看好的。其实老师也没有错,因为,考试判卷时是有标准答案的,而且是按步骤给分,他的学生如果不这样答题,在统考中,尤其是高考中,就意味着他的学生可能会打零蛋。
 
    而教育体制又不能独立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下的。中国的传统是不鼓励人的独立和自主的,这从我们80年代初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根本找不到人格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来,什么是人格?现在我们一谈人格就马上想到了人的道德品质,其实最早这个词在解放前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是指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一个根本不提倡人的独立和自主的国家怎么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我没有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