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 推动企业发展
(2006-06-02 10:50:09)
标签:
管理
员工培养
队伍建设
企业发展
|
分类:
峰侃管理
|
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许多公司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精干、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员工队伍。但随着一些公司传统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和高新产品的逐步推广,其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就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公司新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各公司新经营战略的逐步推进,现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各公司经营战略的的贯彻落实和年度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对相关公司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能部门员工缺乏必要的产品知识,难以满足公司新品推广和销售工作的需要。
二、技术服务人员缺乏跨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对复杂的产品故障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三、销售人员对新品认识不够深入,对产品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了解不多。
四、研发人员难以满足公司目前高技术产品研发工作的需要。
五、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不高,各部门员工缺乏团队协作和服务意识。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根据中外企业的相关经验,结合各公司经营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定期培训、学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革相关制度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完全有可能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全员品质学习
针对一些公司员工特别是总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公司推出的各类产品未能做到详尽掌握,无法起到对驻外分支机构的指导服务职能,不利于公司产品推广销售的情况。通过开展全员学习活动,不但有利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持续学习能力、员工拥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为树立百年基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产品技术常识;掌握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供应商、代理商之间业务工作流程;减少内耗;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业务人员可以熟悉掌握各产品的技术知识;提高业务技巧;推动产品销售。研发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使用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研发工作。工程服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产品技术细节,更好的做好工程服务工作。
开展全员品质学习是既第五项修炼之后国际企业管理界诞生的又一重要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际上有许多企业都在通过开展全员品质学习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如通用电气等企业。
二、改革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调动一般员工积极性。
许多公司的干部选拔录用方式缺乏良好的透明度,一方面造成了被提拔的人因领导力不足难以完成岗位工作,影响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容易使那些自认为有能力的人因得不到提拔而产生自卑心理或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克服这一弊端的办法就是要么从外部招聘能力素质较高的人充实到管理队伍,要么在公司内部实行中、基层干部竞聘上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这样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国内许多公司均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竞争机制,象华为、海尔等许多企业都是通过内部竞争的方式来调动和保持员工积极性的。
三、建立高效可行的培训体系
现在各公司的产品类别和型号都是越来越多,同时,市场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单靠自学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企业经营工作的需要(对素质较高、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员工来说自行摸索尚需要时间,而对那些自主意识较差的人来说,自学就更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提高现有人员素质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可以使各部门员工特别是新进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培训可以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通过培训可以使公司各项经营决策得到迅速贯彻落实;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及时掌握公司和市场最新动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国际知名大企业均非常重视企业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员工福利之一,并以此来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如LG电子、西门子等跨国企业;而许多人在应聘时也都会关心企业是否有良好的培训制度。近年来,我国企业也日益开始重视培训工作,象联想集团等企业均建立了健全的内外部培训制度。所以每个公司都应尽快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下企业经营工作的需要。
四、改革人事制度,推行全面绩效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一些公司现行的工资体制和人事制度难以满足培养塑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需要。如许多公司现实行统一的工资、奖励体制和人事调配制度,同时,又缺乏客观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这种既僵化而又主观色彩浓厚的人事制度已极大的胡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新时期,各企业若想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摒弃过去将人视为企业成本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位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人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和发展要素来看待,并改革现行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实效公正客观系统全面的绩效管理制度。以保障新形势下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切实需要,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目前,无论是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都极力通过各种方式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为企业培养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良好的激励措施既是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企业高速稳定发展的助推器,如MOTOROLA、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企业通过完善企业激励制度,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设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筛选符合发展需要的人才。那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能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性大企业无一例外,都拥有强有力甚至是教条般的企业文化,如宝洁、IBM、迪斯尼等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这些企业根据是否接受本企业文化来决定员工的去留,即使是高级主管也不利外,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选拔培养了一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高度责任感和凝聚力、具有较强进取心、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员工队伍。
许多企业因为觉得企业文化建设太漫长,耗时耗力,难以在短期内见效,而不愿意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其实,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詹母斯.科林斯经过对多个美国企业的分析研究,最后发现,只要真正作到有核心理念、有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强,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级管理人员(当然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首先达到要求)的身体力行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文化是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起来的。无论是惠普之道,还是海尔的OEC管理都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强力推动下才得以建设起来的。
总之,只要企业上下同心,措施得力,在短时间内塑造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完全可行的。而要想全面落实和贯彻各公司经营战略所制定的各项内容,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战中不断取得胜利。一支思路开阔、作风硬朗、敢打敢拼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也是必须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