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鼓励应该适度

[自信满满的淼儿需要更多的明白“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
星期天,爸爸和淼儿一起下“大富翁”版的直放棋。这是一种近似于五子棋的游戏棋。棋子也是分为黑白两色,游戏双方分别在棋盘上摆棋,谁先将自己的棋子连续摆到三颗,谁就赢。因为叫直放棋,所以,棋子只能摆在棋盘划定的横竖线条上才赢,那种自然的斜成线都不算数。聪明的淼儿从不会到会,到知道给爸爸设局,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时间。许是爸爸因为女儿的冰雪聪明高兴过了头,深信他宝贝女儿的下棋天赋。于是,便饶有兴致地要淼儿邀请爷爷与她对弈。而且,还当着淼儿的面对爷爷说:“爸爸,您小心点儿,您不一定能赢得了淼儿。只要您稍微疏忽一下,她就抓住机会赢棋了。”
有了爸爸这一番变相的赞扬,淼儿心里乐滋滋的,面露得意神色,强行要正在看报的爷爷与她较量几局。爷爷上得阵来,并没有让淼儿先走,而是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走。结果是爷爷获得了优先权。淼儿心里虽有些不悦,但也不好说出来。第一局,爷爷左躲右闪,淼儿全方位阻击,最后爷孙俩以平局握手言和。第二局,爷爷再次用“石头、剪子、布”获得的优先权。爷爷开始用计“调虎离山”,淼儿只是用心的防守,并没明白爷爷的的真正用意。不一会儿,便陷入了爷爷布下的“迷魂阵”里。当爷爷抢先占领了同一个正方形的三个角时,淼儿居然还没看出她已经进入了死局。无奈,这局淼儿败下阵来。原来自信有余的淼儿嘟起了小嘴,心里极不服气地对爷爷说:“有什么了不起嘛,有本事我们再来一次。”第三局开始,这次淼儿因为是输家,先行出棋,结果又一次陷入了爷爷与第二局一样的局里。一旁观战的我和淼儿爸爸都只看到了爷爷的局,却并没看到淼儿的局已先一步赢了爷爷,在我们共同公正爷爷赢了的时候,淼儿带着哭腔大喊:“是我先赢的!是我先赢的!你们就知道帮爷爷!我不跟赖子爷爷玩了!”说完将棋盘一扯,棋子散落一地……淼儿自顾自地边哭边跑到自己的房间去了。最后,以全家人共同承认了淼儿先一步赢了爷爷,淼儿才止住了哭。但是,她宣布,与谁下棋都可以,就是不再与赖爷爷下棋了…..
就这件事而言,单纯的判定是因为淼儿“赢得起,输不起”所致,未免太表面了。在整个过程中,淼儿因为爸爸的高度赞扬,自信心被人为地提到了不该有的高度。在小家伙的心里,爷爷是必输的。但事实上,爷爷赢了一局之后,她的面子就有些挂不住了。接下来,好不容易险胜了爷爷,本想挽回,结果又没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在委屈、不服气、失败等各种复杂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便梨花带雨的哭开了。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淼儿爸爸最开始的变相鼓励,没把握好度,人为给淼儿输入了一个“必胜”的信息。当出现相反结果时,小家伙就没有承受力了。所以,对孩子的鼓励要适度,特别是对于淼儿这种自信有余的孩子。过度的鼓励,容易滋生骄傲,滋生自以为是,反而让孩子容易遭遇失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