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马_淼儿
小马_淼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18
  • 关注人气:3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

(2008-07-09 16:58:44)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婆婆

媳妇

婆媳关系

家庭

婚姻

情感

理解

适应

育儿

分类: 《爸妈杂谈》

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

 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

    说起婆婆,凡是已经建立了这层关系的女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女人间闲聊时,话题除了孩子,多数也是围绕着婆婆展开的。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婆媳之间的经难念而形成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生活阅历的两个女人从素不相识,到成为一家人,彼此的适应、磨合,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我跟所有为人媳妇的人一样,对这种关系也时时充满了困惑和无奈。说困惑,是因为很多观念、行为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说无奈,是因为我懂得,我有权利选择丈,但婆婆与我所选择的丈夫是共生体,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岂是我可以随便去改变的。8年与40年的感情是不用PK的。在现实生活里,婆婆的存在与我的婚姻一起诞生,丈夫是自己选择的,婆婆是我自己在选择丈夫的同时,就已经有了答案的单选题,是不二的选择。

    八年了,结婚近整整八年,婆婆一直与我们住在一起,能相处下来,真是不容易。这其中有婆婆的包容与适应,有我的理解与改变,也有丈夫那些自以为不为我所知的周旋。回头解读,原来是相互的适应与改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客观上讲,走进一家门只是一种形式,成为一家人,则是实质。我很欣慰,八年的磨合,让我逐渐兼有了这样的实质和形式。

    我的婆婆是一个对人热情、心地善良、生活缺乏规律、行为很粗放、性格有些大大列列的人。她不喜欢受时间约束,不擅她们那个年代女人本该很在行的女红,做事为求速度而毛燥,对日常的家居生活不擅统筹安排。开始的时候,每当我看到被弄得油腻腻的厨房、杂乱的冰箱、满是油渍和食物残渣的微波炉、东西随意放置的茶几、餐桌,都觉得难以忍受,甚至经常在老公面前报怨。老公也烦,烦我隔三插五的报怨;烦经过他的沟通,他母亲的行为依然无所改变。对于一个行为几十年粗放惯了的人,让她改变,谈何容易?婆婆的行为依然故我。我的不满与日俱增,严重的时候,还经常将不满写在脸上。如果,这些还可以用睁只眼,闭只眼来对待,那婆婆的生活无规律,就更让人难受了。在婆婆主持下的三餐是很难定时的,早点、晚点很随便。特别是我在怀淼儿的时候,经常是下班回家后,婆婆才开始做饭。虽然她也考虑到我可能饿了,每天都会在饭前给我加点餐。但我从心理上排斥这种做法。因为晚餐时间过晚,对健康是很不利的。我做媳妇的毕竟碍于面子,不好直接与婆婆沟通。为这事,我也没少在老公面前埋怨,每次“抗议”后,好得了几天。时间一长,又固执地恢复原状。

    与婆婆“交手”的事实告诉我,“曲线救国”的方法不管用。这只是让老公无奈地在现实生活里做着那道“先救媳妇,还是先救妈”的可笑选择题。于是,我改变策略,决定自己用行动去纠正婆婆的不规范行为。厨房、冰箱、微波炉包括洗衣机,是不止望婆婆收拾得多干净了,自己觉得不顺眼的地方,自己动手清理干净就是了;什么东西放错位置了,我就把东西放到正确的位置。这样一来,不但让自己顺了眼,也用行动规范了婆婆的粗放行为,甚至是向婆婆间接地提了意见。淼儿出生以后,为了不让婆婆自己没有规律的生物钟影响了孩子,我经常是一到正餐时间就自己给淼儿找吃的,有时甚至是自己去做。在这一点上,我无声的行动让婆婆改变很大,基本上对淼儿的正餐时间,她不会把时间的出入弄得很大。为了避免婆婆在家里把东西乱放,我专门购买了各种收纳容器,从厨房放蔬菜的、放点心的、放老姜大蒜的,到客厅放钥匙的、放零食的、放水果的、放茶具的、放报纸的,到卧室放药品的、放小杂件的,我们家里是应有尽有。小用一点儿自己的管理知识,就省去了自己好多的不顺眼。

    时间长了,我自己在磨合中似乎是习惯了、适应了,感觉自己报怨逐渐不那么多了,心气也平和多了,脸色不好的时候也少多了。后来,我也知道近年来婆婆因为白内障的原因,视力模糊的事实。就这样,我平静地接受了日常生活中不断补台的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学会了包容和理解。当然,婆婆在这一来二去的行为交流中,也有了不少的改变。

    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即使走进了一家门,心没进去,又能怎样呢?婚姻本来是是婆家和娘家二种文化的融合。这是性格的融合,心灵的融合。婆婆与媳妇不可能是相互为敌的,如果真到了这种程度,那婚姻的句号也就不远了。我不是圣人,婆婆也不是圣人,但我们彼此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所以,只有相互的不断理解、适应、改变、调整,才能真正彼此接受,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家人。

    后记:我曾经在博客中发表过一篇关于婆媳关系的文章《婆婆也是妈》。不久后,我在亲子博客首页又看到了另一篇《婆婆不是妈》的博文。我无法强求别人来接受我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观点的权利。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我特别引用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组感人漫画,我想告诉读到这篇博文的所有女性朋友们:你在乎你自己的父母吗?你在乎你的丈夫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就象在乎自己的父母、丈夫一样去在乎他的父母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况这“人之老”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的婆婆和公公。

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婆媳是互为唯一答案的单选题(亲子博客首页推荐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