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椴文·随笔 |
杂七杂八的最近读的书,记下点小感偶识.
1.读骑桶人,喜福堂.感觉象在绸缎店里呼啦啦扯开一匹料子,只看到一段又一段绵延不绝的奇想图案.有一点好奇心想知道下面倒底是什么,这些图案纠合在一起又有什么意义.
2.福楼拜的'萨朗波'和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放在一起读别有意趣.
3.我永远读不完城堡,这说明我对生活还充满期待,没有病态到那里.
4.雅克和他的主人,有米氏一惯的精巧之趣.好象象牙塔里的人一直关心的都是所有人共性根底处的悲哀.那悲哀象'人民'这样一个词语.符号文学在政治极权与知识极权者们手底是共通的.
5.不太可能再有所谓'现实主义'的文学了.开始以为是因为社会的无限分工导致的人不再可能了解社会.后来明白其实是这无限精细的分工导致的现代人本身的单薄.工业化后的人们本体已被物化虚拟,他们模式得已近乎不再有值得书写的个体.这个论题是如此之长,以致我根本已丧失兴趣说清楚我想说的.
6.李亮兄的'浴火穷途'看了.在医院守夜的夜晚翻完了两本年选.鲜衣似乎是个太在意'道德'的人.情节根底很好,但那些冲突,是人与高悬于空的'道德'的冲突,而不是人与人的冲突.让我觉得,可能可以有未表述的更深切的冲击力.
7.梵高的乌鸦覆盖的麦田依旧让我神驰不已.这次画册是对着梵高书信集看的.合集中另有塞尚与高更的.感觉深切一是他们的疯狂,二是自己的怠惰不努力.
8.百年孤寂.怀疑樱樱是个写着写着会烦的人,有些段落就偷懒.这样的猜测让人感觉更亲近些~~~
9.如要写中篇,且仅止于想写'好'.德国那海顿一派的小说不可不看.结构真是严密合体.
最后: 我语言表达有问题.没有一条说到真切的根底.但可以以某正在认真写小说为偷懒的托辞的~~~~~~~
后一篇:橙色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