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 伊朗这个国家 - 关于美国

(2015-03-13 20:49:59)
标签:

伊朗

德黑兰

美国

走过大地

分类: 行走亚洲

我问停在路边的一辆车,司机和副驾驶是一对年轻的伊朗夫妇,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请问,美国大使馆怎么走?
我们这里没有美国大使馆。
哦,对不起,我指的是前美国大使馆。
离这里很近了,就在这条街的前面。

在伊朗,美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名字。这哥们儿算是客气的,我改口说前美国大使馆,他就告诉我了,如果要是再矫情些,他会等着我说出伊朗人专指的名称:Den of Espionage(间谍窝),然后再决定是否给我指路。

我们旅行到波斯湾港口城市布什尔的当天,正好赶上世界男排比赛伊朗对美国,那天的街道,绝对是万人空巷的感觉。我去酒店对面的小店买水果,几个年轻人盯着电视紧张的攥拳头。我相信那一晚,全伊朗的电视都被调到同一个频道。这让我想起80年代中国女排对海曼的美国女排时的情景。比赛的结果,从当晚的街道静悄悄来看,应该是输了。否则,应该有上街庆祝的噪音。

伊朗人肯定是恨死美国了。

但在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货币,是美元。在距离德国和土耳其大使馆不远的一个街角,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外汇兑换黑市,几十上百的倒汇者聚在一起等待交易,那景象,跟8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的某些银行外的角落像极了;伊朗没有可口可乐,但是有一种从包装到口味都像极了百事可乐的饮料,因为没有英文名字,姑且就叫它伊朗可乐吧;在伊朗最好吃的是羊肉,但某天中午我却毫不犹豫的扎进里海岸边一家炸鸡店吃了一顿伊朗炸鸡,没错就是这个名字IFC,从口味,到员工制服,一切都模仿KFC;这几天又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说在伊朗,VPN是一宗超级大的买卖,可以断定,那些购买VPN的人,肯定不是为了上中国的微博。

伊朗人恨美国的历史并不长,跟中国差不多。主要的几个节点是五十年代美国中情局推翻伊朗的民选政府,扶植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而70年代末,伊朗穆斯林革命迫使巴列维逃亡后,后者到美国治疗淋巴瘤,直接导致著名的伊朗人质事件,美国和伊朗彻底决裂,开始对其长达30多年的封锁;再后来,美国报复性的炸毁伊朗石油钻井平台和军舰。估计最积郁伊朗人心里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允许其发展核武器。凭什么,你们手里握着大棒,我就不能抡抡烧火棍?!

恨归恨,有些来自美国的东西,人们还是爱的,比如电影、可口可乐和炸鸡。毕竟70年代之前,伊朗是穆斯林世界里最亲美、最开放的国家。在一些老照片里,单看穿着打扮,你根本不相信那是伊朗,男生相当嬉皮士,女生则一如美国女郎们前卫大胆。对了,还有啤酒,穆斯林世界在禁酒方面非常严厉,尤其是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但在饭店里,却有一种从外观到口感都像极了啤酒的一种饮料,伊朗啤酒。它和普通啤酒的唯一区别,就是你永远也喝不醉。

无论是因为对当年曾享用过的美国商品的怀念,还是一个封闭国家民众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总之,带有美国标签和痕迹的产品,甚至包括社交网络,如Facebook和twitter,在伊朗青年中都有很大的市场。和伊朗青年人聊天时,大部分人都会问你要facebook的ID。要微信的很少,虽然听说,微信也因为在伊朗青年中很流行而被伊朗ZF屏蔽了。

总之吧,在伊朗,美国是一个很敏感的名字,一个很拧巴的话题。

明天就要出发第二次去伊朗,可去年7月的伊朗游记还没有写,那么就两次旅行的游记一起写吧,这一篇,算是伊朗印象。

图片拍摄于德黑兰。

01 在前美国大使馆的附近,打到美国,随处可见。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1 自由骷髅像。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2 当年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中,美国曾经组织过一次不成功的营救,一架直升机和一架运输机坠毁。后来,这家直升机的螺旋桨就陈列在大使馆的院内。如图。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3 大使馆的外墙,有很多反美的漫画。背包客中有一种说法,说不要大使馆的墙外逗留太久,因为四周布满摄像头,如果有什么可以行为可能会遭致伊朗革命卫队的盘查。这种说法不靠谱。这是德黑兰最吸引外国游客的景点,来德黑兰的人,没有不到此一游的,欢迎外国人来参观伊朗革命成果还来不及呢,还能赶走不成?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4  楼房外墙上的打到美国,然后,我前面的车子,是奇瑞。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5 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自由纪念塔。建成于1971年,初衷是纪念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1979年穆斯林革命后,更名为自由纪念塔。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6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7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8 等待在德国大使馆外面的青年。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09 严格的说,这美女的头巾包的就不合格,得全包住,不露头发才特么是合格的。谢谢这位美女吧。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10 在伊朗的街头,女人们都穿的中规中矩,但在一些私人聚会的场合,伊朗青年人穿着越来越自由和开放,在国际机场这种相对外向的场所,很多女性工作人员,很多都会摘掉围巾。所以,机场的柱子上,就挂着这样的宣传画:遵守穆斯林穿着规定的女人,才是受尊重的女人。
[原] <wbr>伊朗这个国家 <wbr>- <wbr>关于美国

 
 To be continu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