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一起旅行 - 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2013-08-29 09:50:53)
标签:

尼泊尔

贾纳克布尔

人像

旅行

旅游

分类: 行走亚洲
时间:2013年1月13 - 15日
地点: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贾纳克布尔是近年来,中国摄友去的比较频繁的尼泊尔目的地之一。他们奔这里去的主要原因和目的,这里是尼泊尔最印度化的城市,对于暂时去不了印度的人,可以在这里过过瘾。另外,这里还有一条连接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窄轨小火车,拍起来很有风情。

不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满怀激情的钻进附近村庄或者沿着晨雾迷蒙的铁道创作两天,最后带走一系列形式化的人物肖像,却不知自己懵懵懂懂的已经来过印度教最神圣的几个圣城之一了。一般来说,印度教有七大圣城之说,其中有大名鼎鼎的瓦拉纳西,马图拉,马杜赖等。贾纳克布尔虽然未能入选这七大圣城之列,但作为罗摩妻子,悉多的诞生地,这里向来,从公元前400多年开始,都是印度教徒心向往之的朝觐圣地。

可能或许会有人问罗摩是谁?放下他的身份不表,单说罗摩的英语发音是Rama。甘地被刺杀,临终前吐出的最后一句话就是:Ah, Rama。英语翻译成:Ah, God. 中文翻译为:哦,神呐。是的,罗摩,在印度教的地位,同西方世界的基督是差不多对等的。当然,这么说经不住具体的推敲,只是个大致的横向比较。跟中国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对比呢,似乎找不到一个对等的角色与之相当,但有个大名鼎鼎的角色,却跟Rama息息相关,就是孙悟空。

印度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个是《罗摩衍那》,一个是《摩柯婆罗多》,这两部史诗巨著,讲述的都是上古时期印度的神话故事。其中罗摩衍那更为流行,故事的大概就是阿逾陀城的太子,罗摩在比武中战胜对手,迎娶了米提拉国的公主悉多。但后来悉多被楞伽岛的魔王波罗那掳走,罗摩在猴王哈努曼的帮助下,历尽磨难和一系列的苦战,打败魔王救回妻子。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有点耳熟?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很多民族传说中都有。追本溯源,也能理出类似的文化心理,甚至男性社会的形成合理性。这个不做深谈,值得说明的是,那个猴王哈努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孙悟空闹天宫,偷蟠桃历经磨难西天取经的事迹,在罗摩衍那中与哈努曼火烧楞伽宫盗仙草帮助罗摩救悉多等故事都有对应。而且,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显然也是哈努曼的技艺之一。

悉多被救回,按理说王子和公主从此就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是西方童话故事的天真路数,也很可能是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故事结局。但印度人不,印度人,在这点上,显然愿意在人性,特别是男性的占有欲问题上,做进一步的拷问。罗摩救回悉多以后,怀疑她失去了贞洁。会有哪个正常智商的人不怀疑呢?于是他要求悉多自焚以自证!真特么够狠的。你说你还是贞洁的,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么你就不会被火烧死。结果火神真的把悉多从火中托举出来。于是夫妻团圆,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等等,还没完!公主都怀孕了(罗摩的),罗摩还耿耿于怀的纠结悉多的贞洁问题。真特么够孙子的!而且还打着是坊间流言难以平息的旗号,把大着肚子的悉多流放到恒河岸边。我觉得这部分是整个故事最能说明男人的占有欲是多么恶心的桥段。即使后来,悉多生下双胞胎,被证明她的贞洁也没用,罗摩和他的人民还是怀疑她。于是悉多,向大地母亲呼吁收留它,大地裂开,悉多投身其中(我咋又想起梁祝呢)。故事的最后是,罗摩与悉多一家人在天国里相遇团圆。靠,都这样了,都被怀疑致死了,还团圆,团圆个屁啊。这悉多真不争气!

其实,现存的罗摩衍那共七章,据考证,2-6章是原著,完成于公元前400年,第一章罗摩的童年,和最后的第七章,就是悉多被救回后,罗摩的占有欲变态狂表现,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从这种行为中能看出来印度教的演化和自我修改过程,比如加上的第一章,说明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而第七章,进一步神化哈努曼的同时,让印度男人和女人在占有欲和八卦的问题上,过足了瘾!不过我挺佩服的,也只有印度人,会把这种纠结,写的千回百转不屈不挠。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以我浅薄愚鲁的眼光看来,这部《罗摩的历险》,不过是一个男人讨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又怀疑财产是否完好的故事而已。从最后他对悉多的做法看,当初英雄救美的伟大历程,也不过是出于雄性动物对自己配偶占有的保护性本能,等夺回女人后的卑劣嘴脸则进一步证明他真正关心的不是悉多,而是悉多的贞洁。当然了,我这么说是站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不腰疼,毕竟那个年代,女人的贞洁,男人的名声,在社会结构的维持上有骑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这么多年后,看完却没有类似的感受,那才叫奇怪呢。

好吧,说了半天。就是想说,这个被绑架,被营救,被怀疑,被流放,被八卦杀死的悉多,就是出生在贾纳克布尔。

如今这里有一座壮观的庙宇,供奉着她。

01 贾纳克布尔城外的村庄。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2 前面贴过一张这个女孩的照片,怎么形容呢。荆钗布裙,难掩国色。除此,都是屁话。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3 谁说女人上了岁数就不美?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笑容之一。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4 非常典型的印度人的面孔。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5 在自家院子里做早餐的家庭主妇。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6 顶着水罐儿的女人。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7 你看她的姿态,是不是特别像油画里的人物。抓到这个镜头,我认识到,绘画中的人物,有些动作特别夸张,特别肖像化,那不是画家的想象,而是他们有比我们敏锐一万倍的眼睛,能够定格住我们捕捉不到的画面和场景。就比如毕加索能够看清鸽子翅膀扇动的轨迹...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8 在水井旁沐浴的人。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09 1月份的尼泊尔清晨,温度不到10°,挺冷,但水温比较高,所以在水井洗澡的人很多。小孩子不愿意洗,大人就揪着洗。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0 虽然是用长焦拍,但也要征得当地村民的同意后才能拍。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1 事实上,当地人相当欢迎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访。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2 这是另一个小女孩。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3 另一个。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4 一个洗完澡的小男孩,看着篝火边的一群小狗狗,若有所思。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5 穿着毛衣,可见温度还是挺低的。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6 她长的很美。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7 神秘的眼睛。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8 这是在另一个村子的村口的三个小伙伴。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19  这就是文中提及的,供奉着悉多的那座庙。这一天,一群来自印度的朝圣者,在殿前的空地上听完图中白衣者讲完罗摩衍那的故事,举行一种欢庆活动,我们团中的少年英雄应邀参加。我感觉他们旋转的速度,快到可以失控,但后来没有出任何事故,皆大欢喜。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20 贾纳克布尔城中的街道狭窄而喧嚣,可住宿的酒店也可怜的只有两家。所以,这城市本身,可拍的东西确实不多。我到哪儿,都得拍一拍理发店,将来,会是一个专题。
[原]一起旅行 <wbr>- <wbr>行摄尼泊尔(贾纳克布尔)

 
To be continu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