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2013-08-08 14:58:02)
标签:

孟加拉国

兰加马蒂

吉大港山区

风景

旅行

旅游

分类: 行走亚洲
时间:2013年2月4 - 7日
地点:兰加马蒂,孟加拉国


棱角分明得有些坚硬的印巴面孔渐渐隐去,慢慢的,从模糊到清晰,是一张柔和的东南亚笑脸...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描述吉大港山区和孟加拉国其它地区的区别,就是这句。

当我花了两周的时间,看惯了孟加拉国西部地区平坦的一丝凸起都没有的地平线,从吉大港开出的大巴却悄然驶上山路,穿行在高低起伏的丘陵间了。两个小时后,大巴翻过一道山梁,终于甩脱印度文化圈的所有烟尘与喧嚣,驶向一面大湖。穿过长长的堤坝,停在湖中最大的岛屿,那是一座洒满阳光的小镇,叫做兰加马蒂(Rangamati)。隔着湖面,隐隐的,能看到一座佛教寺庙的尖顶...

问店,询价,住下,然后出来找晚饭。傍晚时分的小镇,所有的人声似乎都四散着飘向湖面,小镇因而显得安静,被西部高分贝噪音密集轰炸了10多天的我,居然有些不真实感。穿过小镇,走上来时大巴曾经驶过的堤坝,突然意识到这种安静意味着当夜可以睡一个好觉,那份欣喜真是难以言喻。更开心的,是选定的这家饭店,居然有地道的中式炒面,和没有一丝咖喱味儿的鸡肉蔬菜汤。终于,孟加拉国的东部山区,咖喱不再是一日三餐避无可避的味道,而是可以用来调剂的选择之一。

一下子,我就认定,在我走过的所有地方,在那些个心爱的小镇名单里,要加入一个叫做兰加马蒂的名字了。

兰加马蒂,是孟加拉国被称作吉大港山区(Chittagong Hill Tracts)的东部地区中最有名的小镇。因为坐落在一个叫做Kaptai的大湖上(其实是一个大型水库),气候宜人,在酷暑蒸人的夏季里,这里是所有孟加拉国人梦想的避暑胜地。又因为这里山水清秀,加上决然不同于西部平原地区的印度文化圈,这里也是孟加拉国少数几个能够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地之一。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湖成就了它旅游胜地的地位,也是这一地区过去半个世纪动荡历史的根源。

在地理上,孟加拉国本就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中南半岛交界的地带,而它东部的吉大港山区,又正好就在交界线上。在这里,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种族、文化和宗教相当清晰的被分割开来,并且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无论是阿育王的佛教时代,还是苏丹的穆斯林时代,还是黄金般的莫卧儿时代,这一格局始终未变。到了19世纪的英属殖民时代,东部山区的原住民享有“特区”的政策,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但到了上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在这里筑坝拦河,兴修水利。问题就来了。上涨的水位淹没了这里可耕作土地的40%,超过十万原住民被动迁,可是用于安置移民的土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导致大量移民流离失所,甚至成为邻国印度的难民。加之,这一地区历史上的王宫和寺庙被淹没水下,从某种意义上,原住民失去精神家园,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1964年,巴基斯坦政府采取进一步动作,取消了吉大港山区的特区地位,原住民的愤怒开始升温。

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中,吉大港山区Chakma部族的国王站错了队,站在了巴基斯坦政府一方。当孟加拉国赢得独立,国王拍屁股走人,跑到巴基斯坦那边,可他的人民,被留在了后方,成为孟加拉国政府和西部地区国民敌视的对象。导致后来的一系列问题:部族冲突、反叛和游击战争。一方面为了缓解西部人口密度过大导致的耕地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了应对东部山区原住民的反叛和游击战争,孟加拉国政府采取鼓励移民政策,从1973年开始的20年时间里,超过40万孟加拉人移民至此。这一数量,超过山区原住民各部族人数的总和。导致原住民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并产生不可计数的人权问题。伴随着新移民的进入,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和暴力事件屡屡发生,而孟加拉政府军和当地山区里的游击队之间的战争也从未停止。

到了1997年,当时的政府采取和平政策,鼓励游击队员放下武器,给他们土地和资金补偿,局势终于渐渐缓和下来。但即使今天,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依旧能够感受到昔日冲突的影响。比如凡是进入吉大港山区的外国游客,都必须在吉大港申请进入山区的许可证,并在沿线的军人检查站登记报到。这是当局为保障外国游客安全采取的手段之一。即使在几年前,所有游客想去原住民生活区参观游览,都还需有军警持枪随行才可以。想想那真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情景,你拿着相机走进当地人的村子,试图跟坐在门前的老人聊天,给围绕着你的孩子们拍照,而身后却站着一个荷枪持弹的警察!好在如今已经不用了。

但是,走在吉大港山区的这些有名的旅游目的地里,比如兰加马蒂、班德尔班和齐特莫隆,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在所有的城区,几乎都看不到一张原住民的面孔,只有走出去,远离城区,才会渐渐进入原住民的世界,或在湖中深处的某些小岛上,或在主要公路以外相当远的山间林下...



图片为抵达的当天傍晚,与第二天清晨。

01 卡帕台湖的日暮时分。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2 文中提及的政府鼓励移民政策,导致超过40万的孟加拉人迁居至此。或许早期移民受益颇多,比如分到土地,可更多人的人,只能生活在湖边的贫民区里。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3 比如我到达的第二天一早拍摄的这个区域,就是小镇外面不远岸边的一个贫民区,全是吊脚楼,全是木板房。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4 走在上学路上的三个小女孩。所谓上学,其实就是去一个简易的清真寺外面的门廊里,由一个老师领着诵读古兰经。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5 这就是那个“学校”。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6 好吧,我们从山区的历史和冲突情绪中跳出,慢慢欣赏这些令人愉悦的画面吧。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7 这是那天早上,我最爱的小女孩。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8 眉眼浓重,黑白分明,将来肯定是个美人。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09 一个班级里,但是年龄大小不等。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0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眉眼长的都极好。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1 而且,虽然是贫民区,但小孩子们的气色还都是很好的,说明营养状况也不错。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2 老师领着大家开始背书。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3 教室的内景。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4 贫民区的外面,就是这样的场景。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5 木板房之间的小路。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6 冬季,虽然还是雾蒙蒙的,但是比起西部平原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里的污浊空气,湖区的空去好多了。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7 水库建成以后,当地政府向湖中引入很多种鱼类,所以,在湖区上以打渔为生的人家也不少。他们捕鱼的方法,通常是早上来把网下到湖里,然后晚上来收。这是早上下网的场景。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8  这是文中提到的那个长长的堤坝。是它将湖中的兰加马蒂小镇,和外界链接起来。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19 这天早上,我在贫民区拍完照慢慢往镇子里走。走了很久都没有认识到,路上一辆车都没有,所有人都在走路,直到一个香港人Garry 和一个当地人边走边聊的从我身边经过。他们谈论的话题是罢工什么时候结束。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天,孟加拉国反对党发动全国总罢工,而负责兰加马蒂一带交通的公交公司看来都是反对党一方的,所以整个地区都停运了。我,和香港人Garry,还有那个“当地人”,虽然是孟加拉人,但其实也是游客,就被"困"在了这个湖区小镇了... 
[原]全景孟加拉(16/23)- 心爱的小镇(上) - Tarzan - 走过大地
 
To be continued.

下一集:心爱的小镇(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