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买大白菜记(上)

(2012-07-19 19:06:04)
标签:

杂谈

到了85、86年的时候,住在楼房里的沈阳人,已经不怎么大量买冬储大白菜了,因为整个冬天农贸市场都有得卖,而且价格也贵不了多少。但我老爸老妈后知后觉,依旧固守这种生活习惯,就像它是一个仪式似的,如果不走一遍,就不算入冬。那时我上高中了,我弟也快初中毕业,基本上都可以当个人用了。于是,跟冬储大白菜相关的各项劳动中,技术含量最低的部分,就落在我和我弟头上。

先是买大白菜。这可是体力活儿,但也是技术活儿。什么时候买,那是有学问的。不能太早,因为早买肯定贵;也不能太晚,尽管晚点儿买会便宜些,但随着购买日期的推迟,气温也下降,日照时间变短,就会不利于晒白菜这一冬储必须环节。碰上老天爷发飙的年景,没来由一场夜雨,第二天早上嘎本儿一声天寒地冻,这一冬可就只能吃冻白菜了。那就惨了。所以买大白菜,一般都在白菜供应季的中期进行,那时日间气温还挺高,日照时间也比较长,通常都是在11月上旬,价格也比较合理,大概5、6分钱一斤。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个价格。更早的时候,几厘钱一斤呢。那个时候,每年进入冬储大白菜供应季节的时候,电视台是一定要有报道的。比如什么今年冬储大白菜长势良好,产量又有新突破,广大市民可以过一个放心的冬天啦云云。大白菜供应进入最高点的时候,也会有相关的报道,这时也是市民抢购大白菜的最高潮时刻。

于是,在深秋的某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骑着我姥爷那辆、我曾经和我弟出生入死的三轮儿,后面坐着老妈和我弟,从大南街的胜利电影院附近向南去往勒石副食品店。一路上能看到不少出手比较早的人家,正用各种交通工具往回运白菜。那时有能力动用机动车的人家很少。副食品店门口的白菜销售点儿跟战场没什么区别。付款买票的桌前站大排,每个人都因为担心别人加塞儿的而神情紧张。偶尔看到桌后面有托关系走后门不用交钱就能去称白菜并且称的都是好白菜的,也都是羡慕嫉妒恨,但敢怒不敢言,都担心等轮到自己称白菜的时候被穿小鞋给你一堆不好的菜或者缺斤短两的不值当儿。白菜不让挑吗?想什么呢你!战局最紧张的部分,就是称白菜的地秤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个水泄不通。地秤上面放一个宽约6、700,长约1米多的木板,先称好木板的重量,然后再把白菜堆成金字塔形,分量够了以后整板抬下去再放另一个板上来。这些东西都是副食店常备的设备,通常有好几个轮换使用。买菜的人紧盯着秤上的刻度,因为那种大秤的体积实在太大,刻度也宽泛,多一点儿少一点儿全看售货员心情。那个年代,没几个售货员有好心情好脾气好脸色的,他手高手低一点儿,你几颗白菜就没了。所以买菜的人一般都陪着笑脸说几句好话。我们家人口少,最多也就买个一千斤,人家人口多的,买三五千斤的都有。一千斤,这数听着挺吓人,其实算下来也没那么可怕。一颗够个头儿的东北大白菜基本上都在10斤上下,单薄一点儿的也有个7、8斤,5、6斤一颗的基本上就没人待见了。所以说,一千斤大白菜,算下来也不过是100多颗而已,吃到第二年开春,平均下来一天一颗都不到。

To be continu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