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十三号公路的风景(1/5)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亚洲 |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102641501.jpg
琅勃拉邦(之一)
时间:2010年3月22日-25日
地点:琅勃拉邦(Laung Prabang), 老挝(Laos)
“魅力无穷的琅勃拉邦是所有旅行摄影家梦想的天堂,众多的法国殖民建筑中点缀着装潢精美的佛教寺庙,四周环绕着青山翠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如画的印度支那的写照”。就因为LP(Lonely Planet)上的这句话,我对老挝之行充满了向往,而对琅勃拉邦的期望值甚至超过了对吴哥窟的憧憬,可历尽千辛万苦(一点都没夸张)到达后的实际感觉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原因嘛,天气不好是其一,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失落是其二。
请记住,这段描写本身就是给那些具有典型的欧洲殖民时代情结的、或者至少说,印度支那审美倾向的人看的。这里的关键词是法国殖民建筑和佛教寺庙,前者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后者是遥远的异国情调。可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我们没有“法国庄园露台上对远东风情和风景的向往”,其次,佛教寺庙的精美装饰与壁画也不会让我们发出由衷的赞叹,毕竟我们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到陌生。
但琅勃拉邦的宁静与舒缓,绝对是整个东南亚各国中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那种感觉应该很棒的...
01 从泰国的淸孔(Qiangkong)过河,对岸就是老挝的会晒(Huay Xai),这两个都是规模非常小的村子。在老挝可以办理落地签证,收费依国籍不同而有所差异。我签证的费用是21美元,同船的两个西班牙女孩需交费36美元,而一个可怜的加拿大老兄要交42美元。我当时一定笑的非常开心,好在没有被海扁。
本来从会晒到琅勃拉邦是有沿湄公河顺流而下的慢船的。办完签证一打听,居然要用时两天才能到达,并且只有早上7点钟一班,只好改乘大巴前往。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告诉我用时10个小时,可实际上整整开了15个小时!因为当天大巴满员,我就被安排在司机旁边的这个座位,还有几个游客是在走道的塑料椅上熬过这漫漫长路的,更是可怜。
自己拿着相机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情绪还是不错的,可很快就被老挝的车速给折磨疯了。从会晒到琅勃拉邦的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实际行驶距离估计也不会超过300公里。这在国内,也就是2-3个小时的事情,可在老挝,那就意味着永远...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266508.jpg
02 不过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没发烧。这是一些骑在学校墙上玩的小女孩。看她的眼睛,将来不知道要迷死多少人,呵呵。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431539.jpg
03 琅勃拉邦的老城区部分,是在湄公河和南康河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它的北面是湄公河,南面是南康河,两条河在城市的东面汇合。琅勃拉邦最有名的几个景点有,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千佛洞(Pak Ou Cave)、王宫博物馆(Royal Palace Museum)、浦西山(Phu Si Mountain)、关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和苗族夜市(Hmong Night Market)。墙上的电源插座就是为夜市提供照明的。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753830.jpg
04 在所有寺庙中最著名的,最宏伟的,要数香通寺了,建于1560年。正殿墙上的生命之树是所有游客一定要看的。因为墙面向西,所以最好的拍摄时段是下午4点钟左右。我可是发着高烧拍的这张照片,纪念一下...
05 另一个有名的地方是千佛洞(Pak Ou Cave),如果租摩托车前往的话(18美元/天,要比泰国贵一倍,而且还不是24个小时,而是当晚7点之前要还的),要开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在老挝的乡村公路上开摩托车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车很少,风景虽然不是很美,但也纯真。在湄公河边的一个村子存车,然后就可以乘船到对岸的山洞了。乘船的费用可以跟船工讲价,一般能讲到10000kip(一美元可以换8450kip)往返。在老挝期间,整整10天,天气都是这样的,跟季节有关,也跟老挝人在这个季节烧山烧荒有关。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70199082.jpg
06 这就是所谓的千佛洞了,里面摆的都是10-20厘米高的佛像。依我看,开摩托车或者乘船到这里的过程,比佛洞本身更有吸引力一些。
07 画面里非常小的两个人,是从对岸涉水过来的,最深的地方也就到胸部而已。这是湄公河水位有史以来最低的年份,我想整个东南亚的这个夏天都不会好过,一方面是因为干旱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很可能会有洪水等灾祸。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684828.jpg
08 这几个和尚在编织装化缘用的钵的袋子。就是第13图中的那个样子。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465046.jpg
09 手中拿着杂志的小伙子已经在寺庙学习了6年,会说一点汉语,正在考虑将来成为和尚。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996489.jpg
10 其实,在琅勃拉邦,最好的拍摄题材是每天早上的僧人化缘过程。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426820.jpg
11 在琅勃拉邦有很多寺庙,每天早上6点10分左右,这些僧人走出寺庙,从城市的西面沿着主要大街向东列队行进,总计大概有数百人。在街旁布施的人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来,只是在某些日子布施一些黏米而已。黏米装在竹篓里,可以一点一点的抓给每一个僧人。而这样跪在街边布施的人也有数百,所以最后每个僧人都会有很多的黏米了。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425321.jpg
12
在街道布施的队伍的尽头,也有请求施舍的人,一些僧人会把钵中的黏米施舍给需要的人。就像画面中的这个小女孩。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612924.jpg
13 每天早上进行的这个过程,非常有名,以至于都进了一些旅游公司的项目日程,会安排游客到街边向僧人布施。因为游客的出现,布施的食物总类也丰富起来,我看到一个游客袋子里装了一堆小食品,挺有意思的。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763618.jpg
14 如果要拍摄僧人化缘的情景,5点半起床就来得及,但要尽量往城市的东边走,这样才会避开数量众多的游客。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874938.jpg
15 傍晚时分就是苗族夜市开市的时候了,卖的都是些纪念品一类的东西。那个漂亮的建筑就是王宫博物馆的一部分,顾名思义,这里直到1975年,都是国王的居所,革命发生后,他和家人被流放到老挝的北方,从此再无音信...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252693.jpg
To be continued.
下一集:十三号公路的风景(2/5)- 琅勃拉邦(之二)
地点:琅勃拉邦(Laung Prabang), 老挝(Laos)
“魅力无穷的琅勃拉邦是所有旅行摄影家梦想的天堂,众多的法国殖民建筑中点缀着装潢精美的佛教寺庙,四周环绕着青山翠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如画的印度支那的写照”。就因为LP(Lonely Planet)上的这句话,我对老挝之行充满了向往,而对琅勃拉邦的期望值甚至超过了对吴哥窟的憧憬,可历尽千辛万苦(一点都没夸张)到达后的实际感觉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原因嘛,天气不好是其一,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失落是其二。
请记住,这段描写本身就是给那些具有典型的欧洲殖民时代情结的、或者至少说,印度支那审美倾向的人看的。这里的关键词是法国殖民建筑和佛教寺庙,前者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后者是遥远的异国情调。可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我们没有“法国庄园露台上对远东风情和风景的向往”,其次,佛教寺庙的精美装饰与壁画也不会让我们发出由衷的赞叹,毕竟我们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到陌生。
但琅勃拉邦的宁静与舒缓,绝对是整个东南亚各国中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那种感觉应该很棒的...
01 从泰国的淸孔(Qiangkong)过河,对岸就是老挝的会晒(Huay Xai),这两个都是规模非常小的村子。在老挝可以办理落地签证,收费依国籍不同而有所差异。我签证的费用是21美元,同船的两个西班牙女孩需交费36美元,而一个可怜的加拿大老兄要交42美元。我当时一定笑的非常开心,好在没有被海扁。
本来从会晒到琅勃拉邦是有沿湄公河顺流而下的慢船的。办完签证一打听,居然要用时两天才能到达,并且只有早上7点钟一班,只好改乘大巴前往。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告诉我用时10个小时,可实际上整整开了15个小时!因为当天大巴满员,我就被安排在司机旁边的这个座位,还有几个游客是在走道的塑料椅上熬过这漫漫长路的,更是可怜。
自己拿着相机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情绪还是不错的,可很快就被老挝的车速给折磨疯了。从会晒到琅勃拉邦的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实际行驶距离估计也不会超过300公里。这在国内,也就是2-3个小时的事情,可在老挝,那就意味着永远...
坐在这个小椅子上,我就在想应该怎样形容老挝大巴的速度呢?慢的神乎其技?慢的登峰造极?慢到人格扭曲?我旁边这司机哥们儿,打电话收发短信喝饮料练瑜伽一样都没耽误。有的时候,说时速超过5公里,那我都算夸他!
从3月21日下午5点到22日的中午时分,终于熬到琅勃拉邦,我的身体也终于扛不住了,开始发烧。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266508.jpg
02 不过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没发烧。这是一些骑在学校墙上玩的小女孩。看她的眼睛,将来不知道要迷死多少人,呵呵。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431539.jpg
03 琅勃拉邦的老城区部分,是在湄公河和南康河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它的北面是湄公河,南面是南康河,两条河在城市的东面汇合。琅勃拉邦最有名的几个景点有,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千佛洞(Pak Ou Cave)、王宫博物馆(Royal Palace Museum)、浦西山(Phu Si Mountain)、关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和苗族夜市(Hmong Night Market)。墙上的电源插座就是为夜市提供照明的。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753830.jpg
04 在所有寺庙中最著名的,最宏伟的,要数香通寺了,建于1560年。正殿墙上的生命之树是所有游客一定要看的。因为墙面向西,所以最好的拍摄时段是下午4点钟左右。我可是发着高烧拍的这张照片,纪念一下...
05 另一个有名的地方是千佛洞(Pak Ou Cave),如果租摩托车前往的话(18美元/天,要比泰国贵一倍,而且还不是24个小时,而是当晚7点之前要还的),要开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在老挝的乡村公路上开摩托车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车很少,风景虽然不是很美,但也纯真。在湄公河边的一个村子存车,然后就可以乘船到对岸的山洞了。乘船的费用可以跟船工讲价,一般能讲到10000kip(一美元可以换8450kip)往返。在老挝期间,整整10天,天气都是这样的,跟季节有关,也跟老挝人在这个季节烧山烧荒有关。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70199082.jpg
06 这就是所谓的千佛洞了,里面摆的都是10-20厘米高的佛像。依我看,开摩托车或者乘船到这里的过程,比佛洞本身更有吸引力一些。
07 画面里非常小的两个人,是从对岸涉水过来的,最深的地方也就到胸部而已。这是湄公河水位有史以来最低的年份,我想整个东南亚的这个夏天都不会好过,一方面是因为干旱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很可能会有洪水等灾祸。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684828.jpg
08 这几个和尚在编织装化缘用的钵的袋子。就是第13图中的那个样子。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465046.jpg
09 手中拿着杂志的小伙子已经在寺庙学习了6年,会说一点汉语,正在考虑将来成为和尚。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4996489.jpg
10 其实,在琅勃拉邦,最好的拍摄题材是每天早上的僧人化缘过程。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426820.jpg
11 在琅勃拉邦有很多寺庙,每天早上6点10分左右,这些僧人走出寺庙,从城市的西面沿着主要大街向东列队行进,总计大概有数百人。在街旁布施的人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来,只是在某些日子布施一些黏米而已。黏米装在竹篓里,可以一点一点的抓给每一个僧人。而这样跪在街边布施的人也有数百,所以最后每个僧人都会有很多的黏米了。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425321.jpg
12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612924.jpg
13 每天早上进行的这个过程,非常有名,以至于都进了一些旅游公司的项目日程,会安排游客到街边向僧人布施。因为游客的出现,布施的食物总类也丰富起来,我看到一个游客袋子里装了一堆小食品,挺有意思的。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763618.jpg
14 如果要拍摄僧人化缘的情景,5点半起床就来得及,但要尽量往城市的东边走,这样才会避开数量众多的游客。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874938.jpg
15 傍晚时分就是苗族夜市开市的时候了,卖的都是些纪念品一类的东西。那个漂亮的建筑就是王宫博物馆的一部分,顾名思义,这里直到1975年,都是国王的居所,革命发生后,他和家人被流放到老挝的北方,从此再无音信...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0/06/06/6/2010060614065252693.jpg
To be continued.
下一集:十三号公路的风景(2/5)- 琅勃拉邦(之二)
后一篇:[原]十三号公路的风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