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走过大地
走过大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95
  • 关注人气:5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色彩印度(19)· 阿格拉·堡

(2009-11-29 15:11:05)
标签:

宗教

阿格拉堡

莫卧尔王朝

泰姬陵

巴布尔

印度

旅游

分类: 行走亚洲

时间:2009年2月3日
地点:阿格拉(Agra)

1526年4月21日清晨,在德里
以北的一个叫做帕尼帕特(Panipat)的地方,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易卜拉欣 · 洛提(Ibrahim Lodhi)带领着他的十万大军和千头战象严阵以待。在他面前,是另一个伊斯兰教徒、突厥化的蒙古人后裔、帖木儿帝国创始人的五世孙,43岁的巴布尔(Babur),和他带领的12000人。虽然刚刚4月,但北印度的日间气温很快就会升至40度,一方是适应当地炎热气候的十万大军和数量庞大的战象群,另一方是劳师远征不耐高温的疲惫之师,只要战局拖得长一点,炎热的天气就能使巴布尔的军队失去很大一部分战斗力,这似乎是一场胜负已判的战役。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人数和气候,而是装备。苏丹的军队虽然数量占优,但是他们的装备基本上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以骑兵刀箭为主,而排在巴布尔军队前面的,是700门大炮,和大炮后面的火绳枪队,还有骑兵手中的蒙古弓。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战斗中如此大规模的使用火炮。正是这些火炮,决定了苏丹军队和那些战象的命运。

大概6点钟,苏丹的军队开始冲锋。当最前面的战象群冲到400米左右的时候,巴布尔的大炮开火。受到炮声、火光和浓烟的惊吓,大象和战马开始溃散。于此同时巴布尔的骑兵从两翼冲出,蒙古弓接近200米的射程和强大杀伤力尽显优势,
苏丹的先头部队很快就被围住了。因为苏丹军队的阵线拖得过长,后面的部队根本就使不上力。所以,巴布尔的骑兵可以围住对方的先头部队绞杀,很不幸的,易卜拉欣 · 洛提本人就在先头部队里。战斗持续了3个多小时,在天气开始变得炎热之前,易卜拉欣 · 洛提战死乱军之中。苏丹部队溃散,伤亡近两万人。巴布尔一方,4000人。正如前面说的,如果战局再僵持一个小时,胜利将属于苏丹一方,因为天气会使巴布尔的军队失去一部分战斗力,更主要的,巴布尔根本就没有预备部队。

但历史不容假设,巴布尔凭此借此战一举击溃德里苏丹国。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巴布尔又两次击败印度联军,终于奠定了莫卧尔王朝在北印度的统治地位。

胜利后的巴布尔,马上命令他的儿子胡马雍前往阿格拉,以防苏丹王在那里的城堡被劫掠,因为他知道那里有大量的珠宝。正是这个精明的决定,使得胡马雍得到了那颗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Koh-i-Noor(The Mountain of Light,就是后来几经辗转落入英国人手中,并最终安在英王皇冠上,现在印度人往回要,英国人赖着不还的那个)。
与此同时,巴布尔以征服者的姿态开往德里,在那里庆祝一番后,前往阿格拉与胡马雍回合。见面的时候,胡马雍献上钻石,巴布尔说这颗钻石的价值可以换全世界两天半的口粮。在今后的260年中,这颗钻石就被称作“巴布尔钻石”。

巴布尔死后,莫卧尔王朝曾一度风雨飘摇,他的继承者胡马雍更是一度流亡海外15年,后来还是借老婆在波斯娘家人的兵力才打回印度(但是他回到的是德里,而不是阿格拉)。跟随胡马雍回来的是大批的波斯贵族,这一点深刻的改变了莫卧尔王朝的文化结构,使得今后的文化、艺术和建筑都带有浓郁的波斯风格,泰姬陵就是明证。胡马雍收复故国后,在极短的时间里,攻城略地,大幅的扩大了莫卧尔王朝的领地,这也给他的儿子,阿克巴大帝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556年3月4日,胡马雍从书房的楼梯摔下来,苦捱三天后身死,年仅13岁的阿克巴即位。正是阿克巴年轻时期的武功与成年后的文治真正稳定了莫卧尔王朝在北印度的统治。不同于极端的穆斯林教徒,阿克巴采用宽容的宗教政策,缓和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冲突(这一点,电影《阿克巴大帝》中有着重描写,尽管手法很幼稚)。这比军事上的征服还要重要。也正是阿克巴认识到阿格拉堡的重要地位,最后决定把国都定在这里。

1558年,阿克巴来到这里的时候,阿格拉堡已经处于荒弃状态。从1565年开始,阿克巴共征调了差不多140万人次劳力,历时8年重建城堡。在
重建的设计中,原来砖质的城体被覆盖上红砂岩,阿格拉堡便有了今天的样子。后来他的那个孙子,狂热的建筑爱好者,当然也是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贾汗对它又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造,阿格拉堡就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世界游客面前了。

01 在泰姬陵的园区内,把亭台登了,栏杆拍遍,在大队游客到来之前离开,然后匆匆赶到阿格拉堡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钟了。门票250卢比,如果有泰姬陵的门票,可以少收50卢比。好像很大的优惠似的http://b.bst.126.net/style/common/htmlEditor/portrait/face/preview/face47.gif。这是入口的售票处。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2958719.jpg阿格拉·堡" />


02 觐见大厅的石柱和上端的拱形装饰。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2972283.jpg阿格拉·堡" />


03 当波斯风格遇到印度文化,莫卧尔风格就融合而成了。其实莫卧尔(Mughal)就是蒙古(Mongol)的转音,但是,除了统治着身上还有点蒙古的血统外,真的找不到任何蒙古的痕迹了。毕竟,他们距离成吉思汗的年代已经是三百多年了。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053348.jpg阿格拉·堡" />


04 门里的小孩。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047595.jpg阿格拉·堡" />


05 门外的印度妇女,她叉腰的姿态很有特点。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222509.jpg阿格拉·堡" />


06 哪里都有喜欢爬高拍照的人。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235062.jpg阿格拉·堡" />


07 给游客拍照的摄影师。相机好像很老旧的样子。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388459.jpg阿格拉·堡" />


08 在印度总能碰到似曾相识的人,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大家的旅游路线大体是一样的,可能在哪里见过,却没有注意到。再见到的时候,就误以为是在其它,比如别的国家,地方见过。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352786.jpg阿格拉·堡" />


09 泰姬陵建成不久,沙贾汗的儿子奥朗泽布就弑兄杀弟,篡夺王位。沙贾汗也就被关在了阿格拉堡里。人们传说,沙贾汗就经常这样看着远处的泰姬陵,回想当年的缱绻岁月...后来死在一个有最好的观看泰姬陵角度的白色房子里。人们都会愿意相信这样的说法吧...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368751.jpg阿格拉·堡" />


10 说实在的,因为城堡的内部装饰大部分都不在了,所以可以看的东西并不多。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33363202.jpg阿格拉·堡" />


11 如果对莫卧尔风格的建筑非常感兴趣,当然会觉得不虚此行。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657858.jpg阿格拉·堡" />


12 但对我这样的俗人来说,确实有点索然乏味的感觉。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783693.jpg阿格拉·堡" />


13 不过,从拍照的角度看,也不能算是一无所获。当然,这样的照片不过是充实一下自己的图片库而已,并无特别价值。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853542.jpg阿格拉·堡" />


14 拱顶是伊斯兰的风格,檐柱的装饰却有印度风格的繁复华丽。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819746.jpg阿格拉·堡" />


15 印度美女和他的男朋友。这可是在征得同意后拍照的哦。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842764.jpg阿格拉·堡" />


16 又见松鼠。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855316.jpg阿格拉·堡" />


17 很可爱的样子。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997497.jpg阿格拉·堡" />


18 离开的时候,正见一队女学生走了进来。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03/26/6/2009032609483967432.jpg阿格拉·堡" />


To be continued.

下一集:色彩印度(20)· 胜利之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