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55c7e4f8nb0b7bf577f3e&690
《北京晨报》载:昨日,全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2011—2015年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在未来五年,全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目标是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继续推广建立红十字会组织。偶然读到此则新闻,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红会头顶慈善光环,想来不至于情急之下向年幼的孩子伸手,但如此积极抢滩校园,还是让人不明白此举意欲何为?
或许红会牢记的是“凡事皆需从娃娃抓起”,便郑重其事地谋划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红十字会组织,可让人产生疑问的是,如若藉此发动学生向红会“自愿”捐款,确实一声令下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学生习惯于听命于学校和老师,然学生既对红会无直观认识又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他们拿什么来交所谓红会的会费或名目繁多的善款?恐怕由此产生的负担最终会被转嫁到家长头上,依愚之见,红会还不如直接在家长中成立红十字会组织,而不必经由学生中转,问题是家长买不买账?还得有劳红会作深入的民意调查。
不知红会抢滩校园是一厢情愿还是得到了各方首肯与大力支持,倘若真是被大家“热烈欢迎”着昂首进驻,作为普通教师,我仍有疑问待解,一是提升学生的慈善意识是否也要进课堂?本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然重矣,减负多年依然需要“上文山、入题海”,现今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领悟红会的宗旨和精神,果然有此必要吗?二是红会可以抢滩校园大张旗鼓地建立组织,那么,“橙黄绿青蓝紫”会都步其后尘也要在学校中扎根开花结果,面对带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学校想拒绝也只能终究服从,待到大家齐进驻欢呼胜利时,学校固然“赤橙黄绿青蓝紫”美则美矣,可那还是让人心想神往的读书圣地吗?
众所周知,慈善本是公益事业,是否参加相关的组织,理应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红会欲壮大组织和扩大影响,我们都理解也支持,问题是这得依靠“苦练好内功”方能实现。可让人不解的是,在学校并无坚实群众基础和师生多数蒙在鼓里的情况下,就规划着在学校建立红十会组织。虽有“各级各类学校红十字会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基本的经费保障”的严格要求,还是让人不得不发问:红会积极抢滩校园意欲何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