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55c7e4f8n99cec93c1f13&690&690
“彭宇案”不说也罢,仅从“公交车上中学生集体不让座招致谴责”到“莫愁湖畔幼儿当众撒尿被人非议”,似乎南京总有一些人热衷于发掘关乎孩子的新闻素材,然后捅至网络并慷慨激昂地大加评说,一时间应者云集且好不热闹。《扬子晚报》又刊载此类新闻披露:昨天下午
3点43分,一名为《初中生鼓楼公交站台激吻50分钟》的帖子惊现南京某著名网站。更令人瞠目的是,两名学生的接吻照不经任何处理地赫然上传到网上,此雷帖一出立马引来无数网友的议论,其中也有很多网友都从保护孩子角度考虑,谴责发帖者。(注:网上有照片,我却无意转载,而选择了现有的漫画)
固然今天的孩子早熟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家庭也罢,学校也好,莫不对可能在孩子身上出现的“早恋”问题如临大敌(尽管我从不支持教育中该有“早恋”这一提法),但两个估猜为初二年级的孩子竟如此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拥吻却并不多见,于是,便有好事者不仅拍了照片而且发帖至南京某著名网站,引来大家口水一片。作为一线之普通教师,我非但看不出发帖者真的是在关注当下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相反却觉得此举无非是想夺人眼球和赚取更多的点击率而已,实为不负责任之举动,有“隔岸观火”之嫌,还有不得不提醒的是,被兴奋了神经的一帮看客难免口无遮拦。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有相当多的网民并没有失去理智,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对发帖者施以谴责,他们的正义和良知,让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为什么一些人的眼中常含窥视的欲望?因为他们对别人的隐私总是“饱含”热情,明星们的八卦新闻已经让这些人提不起兴趣,苏紫紫彻底脱光也让这些人觉得索然无味,而把尚未成年的孩子当街拥吻的镜头拍下且上传至网络,既可以满足自己猎奇的内在欲望,也可以道貌岸然地当一回“正人君子”,感叹着世风日下的同时,还可以乘机抨击教育的诸多弊端。尽管网络是虚拟的空间,换一回马甲就可潜水很深,任你自称“公鸡中的超级战斗鸡”,旁观者也不知你这只“鸡”究竟是何模样,可作为成年人就算不知道联合国有个《儿童权利公约》,里面的第16条明文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最起码也应该知道我国专门制定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也明文规定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或许学生的拥发生在公共场合,已经不再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但上传图片不经任何处理,稍能明白事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样做会给当事孩子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鉴于此,目睹此番场景不仅急于抓拍而且还神经异常兴奋地上传至网络,“鸡”也罢,“鸭”也好,你还记得“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句话吗?
此事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恶劣影响是当务之急,相关网站即刻撤下帖子和照片也是必须的举动,学校或家庭即便知道照片中的“主角”是谁也不必施加过分的责难。站在普通教师的立场上,对上传照片的好事者不屑的同时,其实我也不赞成报道中牟姓校长的坚定回答,“……第二,学校会对此事进行调查。如果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肯定会进行批评和教育;……”纵然这样的孩子就是本校学生,何必非查个水落石出?利用适当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或许比大张旗鼓地兴师问罪效果来得更好,否则,再弄出个“风生水起”,甚至闹出命案,岂不正中那些好事者下怀,他们巴不得还有后续“精彩”的故事等着大量消耗口水呢。
一起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偶然事件,竟然能够兴奋着不少人的神经,其实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裸风”日盛、“包养”如潮、“爱情”廉价,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冲击到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年幼的孩子当街拥吻,社会以及其中的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反思,我们究竟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成长环境,多想一想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受到干扰和影响,而不是满脸兴奋地拍着、看着和说着,唯恐天下不知道在南京的街头,曾经出现过两个孩子当街拥吻的镜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