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家孩子谁心疼

(2011-01-07 11:26:29)
标签:

桃源县

第五中学

学生

冰雪中迎宾

引发争议

孩子

谁来疼?

校园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i0/dy/s/p/2011-01-07/U1566P1T1D21774691F21DT20110107063138.jpg

    《潇湘晨报》载:新年的1月2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五中学恢复挂牌,全校 500多师生和领导、校友参加庆典。其中,两列中学生在雪中手持花环列队迎迎宾的照片(如图),只见学生着雨衣挥动花束,不见领导驻足稍加回应,被人上传至红网论坛,由此引发坊间的巨大争议。据该校介绍,迎宾学生在雪中站立一小时左右,另有一些学生在操场露天看节目、听领导讲话,过程大约半小时。我虽孤陋寡闻,偶见日本和韩国学校在冰天雪地对学生进行磨砺意志的教育,内心里还不禁为人家的做法暗自叫好,当然,多少也有些疑问:这些学生的家长目睹此情此景是否心疼?其实,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家长的心疼自然在所难免,问题是学校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且久成习惯,家长亦只好“疼在心头口难开”。

    反观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五中学的做法,寒冬腊月将一众孩子无情置于风雪之中,仅仅是为了欢迎来宾和聆听领导讲话,这样的举动果然真有必要?相信大家早就心中有数,而对于有家长反映孩子因为参加迎宾导致感冒,由此引发网络上下的非议,学校领导竟然希望大家“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此事”。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读到这样的教育新闻,虽无权指责当事学校领导的狡辩和脱责,也没有骂人的习惯,但还是感到心中有怒,更想到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谁家孩子谁心疼。

    孟子有云“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常被人们树为道德教育之经典名言,亦被一些人自我标榜德美行善的“广告词”。可不得不说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良心依在却不见良行,“常回家看看”竟然已经沦落到需要靠立法来加以保障,老人跌倒在地却惮于被讹而不敢有人伸手施救,连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在高唱“一切为了孩子”的同时,只知仰领导鼻息而无情地让学生立于冰天雪地夹道迎宾。甚至还读到过这样一则报道,焦作市博爱县15岁的女生学校门口被人脱去上衣群殴,围观的老师居然视而不见,学校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竟表示:“现在人人不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凡此种种,让人实在无话可说,只好关起门来,“自己的老人自己养,自家的孩子自家疼”。

    谁家孩子谁心疼,其背后的潜台词大约为“之所以不心疼?盖因毕竟是人家的孩子。”作为一线教师,我无意自揭教育积弊,此类问题其实教育中有,社会中更是数不胜数。因为既然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疏于关心或无意疼爱,在今天的学校生活中确实不鲜见,孩子稍有错误,便施以手段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自不待言,而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高悬于头顶,对孩子的关爱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为追逐经济利益不惜污染破坏环境,受害的首当其冲就是年幼孩子,网上的血铅中毒事件可窥一般;认真探访一下网吧和游戏厅,背着书包的孩子杂然其中不在少数,有关部门果真不知情?甚至幼儿园的孩子记住的广告词居然是“姐,我怀孕了。那就去XX医院吧!”难道不值得社会去反思吗?

    社会很大我却无奈,只好自说教育中事。孩子入校读书,其实并未实现监护权的全部转移,因此要求学校和教师都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己出,恕我思想境界低俗得很,总认为这样的要求既无理法依据,又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但时刻意识到眼前的学生还只是成长中的孩子,“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教育教学安排也好,活动娱乐设计也罢,尽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同身受,不把他们简单地视为考试分数的“容器”和可供驱使的“工具”,却是学校和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未必都如父母般对孩子“心肝宝贝”地疼爱着,愚以为,学校也可算作是一个“家”,其辖下的全体学生,略微视他们也是这个“家”中的孩子,既然谁家孩子谁心疼,学校和领导又怎会忍心让他们只为博领导高兴而长久地立于冰雪之中呢?

    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皑皑的冰雪也会消融,孩子们迎风站立的画面终将淡出人们的记忆,但由此引发的思考我却希望能够留在人们的心中,今天或许我们只能谁家孩子谁心疼,能否可以有朝一日,只要是孩子,大家都来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