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局长,请尊重教师也是人

(2010-10-19 12:16:01)
标签:

局长

对学生愤怒

只能打自己

教师

受气包

尊重

教师也是人

校园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s6/middle/55c7e4f8g92f088ad5a55&690&690

    读博友的文章《老师,请管好自己的手》,言及昆明五华区教育局通报对“昆明市第三十中学教师李萍殴打学生”一事的调查处理结果,教育局长说了一段理念和情感俱“佳”的话,“不管你对学生有多愤怒,你都不能把手举起来。你把手举起来,也不能打下去。你打下去,也只能打在自己的身上。”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上,我当然不赞成教师用极端的方法去体罚学生,教师打自己的学生确实于法于理皆不容,但据说这位昆明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只是“连打三次”,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教育局因此作出严厉的处罚决定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局长大人的一番话非但看不出对事件的深入剖析,反而抛出违背教育常理的骇人言论,硬生生地把教师定格在“受气包”的角色上,由不得人不说上一句:局长,教师有错完全可依法按规处理,但请尊重教师也是有感情的正常人。

    平心而论,我向来不愿怀揣着恶意去主观臆想,但不得不说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来是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没有摆脱的顽疾。就教师对学生的惩罚而言,过去人们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纵然太子疏于读书也不免要受到责罚,虽不敢大棒相向,好歹也得祭出戒尺对着手心或屁股来上几下,如今则在西方民主式教育理念的日渐熏陶下,我们不仅将“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写入法规政策之中,而且还把这一条纳入教师职业道德考评范围内,不允许教师越雷池半步,谁违犯谁倒霉,这是现今教师都明白的事情,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局长大人竟然脱口而出“学生犯错,教师只能打自己”之类的话。法律政策有明文规定,教师也不好辩解什么,尽量不触及红线是明智的选择,但无端地要求教师拿学生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既然学生犯错教师只能作践自己,且不知教师犯错局长要不要因为教育监管不力而处罚自己?

    按照局长大人的教育理念,教师体罚学生既是无能的表现,也是师德败坏的写照。身为普通教师,我当然没有资格遑论局长大人的对与错,但还是想弱弱地说上一句:教师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正因为如此,对于极个别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或虽经屡次教育却不见改正,或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情节恶劣,或已经突破做人道德准则的底线,教师怒由心生其实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在理智的控制下打了学生几下手心等,且未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依我看是教师在实施正当合理的教育,如果说需要去提醒什么,至多是“身为教师,你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选择?”可悲的是,局长大人不但严厉地处罚了当事教师,还不忘“语重心长”地告诫其他教师“不管你对学生有多愤怒,你都不能把手举起来。你把手举起来,也不能打下去。你打下去,也只能打在自己的身上。”我不知道借此“东风”,学校里上演这样的场面:“学生犯错非但不会受到处罚,还可乐滋滋地笑看教师自己扇自己耳光”,那将是怎样一幅“和谐”的教育图画?

    作家王朔在小说中有一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口气粗到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让人感到担心的是,局长大人的一番讲话,难免导致学生犯错而教师却说不得、动不得,完全有可能让学生也喊出“我是学生我怕谁”这样的狂言,如若不幸成为现实,教师该怎样去教育和管理学生,局长大人并没有给出明示。写到这里,想起博友在文章中提及的一则冷笑话,大意为:纨绔恶少当街踢了一个贫困老者的心窝,被他人扭送至官府。县太爷在了解恶少的来头之后,对老者说:“你的胸撞疼了这位大爷的脚,该当何罪,拉出去重责30大板。”绝无借此取笑局长大人的意思,但两者的思路何其雷同?皆是别人犯错在先,不必因此受到惩处,却逼着无辜的老者和教师接受责罚。不敢在这里对局长隔空说这样的话,“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还是欲问“局长心中有理念,何以眼中没教师”?

    客观地说,今天教师虽不再被一些人呵斥为“臭老九”,其实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来自社会的指责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教育中人作践自己的声音也屡有耳闻。站在普通教师的立场上,我们既有犯错的时候,也有情绪失控的节点,甚至还有心怀不满的地方,明知法律政策有规定,极端体罚学生的个案总时有耳闻,而正因为如此,才让大家知道教师远未超凡脱俗,常人所有问题在教师身上都能找见其踪影,局长大人应该更了解自己手下的这些凡夫俗子,请别对他们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惟愿把他们当作普通人加以尊重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