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心底的真诚感谢

(2010-03-18 10:09:49)
标签:

教育

《北京教育》

付江泓

《湖北教育》

博友

感谢你们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s15/middle/55c7e4f8g81ffe94ff44e&690&690

    本周,陆续收到《北京教育》2010年的第2期和第3期样刊,原因在于它连续刊载了本人的四篇博文,以我这样一个极普通的中学教师,竟然能够得到首都教育名刊《北京教育》的格外垂青,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且不知所措。虽然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杂志刊发文章,但如此密集地占据《北京教育》宝贵的版面资源,还是深感激动再加上有些自豪,以至长时间内心难以平复,更想到要把感激的话真实地表达出来,于是,作此文兼感激一直以来给予我关心与厚爱的所有人。

    身为一名小城中的普通教师,虽然谈不上有怎样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再加上确实能力和水平极其有限,只好把名师之梦想潜藏于心底,但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却始终是我的最爱,正如我在博客首页上的真情表白:“本博客坚持只写教育类文章”,以示自己的教育追求,无奈眼界依旧浅薄和缺乏理论积淀,导致所撰写的文章随性成分较多,难以在各类知名教育刊物上“登堂入室”,惟偶尔有零星的文章散见于其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教育》的编辑付江泓老师常怀“平民”之心,百忙之中还能深入一线教师的博客给予关心和指导,正如她在“教师博客”栏目中这样写道,“我们向名师学习,同时也不能忽视非著名教师。毕竟,能著名的教师只是极少数,而很多目前还不著名的教师,同样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或许更能给广大普通的教师以启迪。”情真意切,饱含着对一线普通教师的肯定与激励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的博客有幸走进了付老师的视野。(今后,祝愿更多的教育博客在付老师的关注下被推荐,敬请教育博友主动和付老师取得联系,博客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yunxi2010

    其实,我与付老师素未谋面,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拜请关照”的可能,或许是我以真实面目示人的博客让她产生了些许的兴趣,或许是她觉得我的教育浅见难得有点滴可取之处,付老师极认真地审阅了我的一些博文,并及时与我取得联系,告知拟刊用四篇博文的决定,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在盼望杂志社寄来样刊的日子里,我还冒昧地询问样刊何时能够寄达,本来是自己有些不识趣,可付老师却没有心生厌烦,很认真地作了回复,既详细说明了其间的有关情况,更宽慰我道“耐心等,过十几天再收不到就告诉我,我去邮局再给你寄一份。”丝毫没有名社之名编辑的盛气凌人,相反,有的全是老师待学生般的热情与宽容,行文至此,由不得我不真诚地对付老师说上一句“感谢您!”

    付老师在《北京教育》2010年第二期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安徽铜陵四中肖华,这是博客的名字,也是作者的真实身份。看着这样一个名字,你能想到什么?反正我想到的是水,清澈的水,让一切都一览无余的水。如果你再去读一读肖华的博客,这个‘清澈’或许会被你换成‘清冽’,因为肖华博客里面的文章不乏针砭时弊之作,那些文章让你从别处的繁花似锦中坠落,回归冷静的思考。”就我这样一个极普通的中学而言,其实很清楚付老师的话是对我的一种厚爱与期许,尽管自己在教育路上还有那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亟待去实现,或许更有不少的困难与险阻,但我会时常记起付老师曾经的指导与鼓励,并以此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虽不敢说扬帆奋进终成名师,也总要努力做到在教育路上且思且行,更要始终牢记身为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倾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让更多的孩子从我手中走向成功,如此才不辜负付老师的帮助。

    当然,首肯让一个不知名的小城教师之文章登上首都的教育专业刊物,也彰显了《北京教育》“海纳百川”的不凡气度,更充分体现了《北京教育》的平民教育情结,在此请接受我源自心底的感谢,并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北京教育》的明天更美好!各位编辑老师工作顺利、和家幸福!与此同时,《湖北教育》的刘平宜和黄立明也值得我向他们表达感谢的老师。站在同为教育博主的立场上,则必须重点强调的是,我也要真诚地对一直以来在博客路上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博客编辑和博友们道一声:感谢你们!因为没有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我也难有持续写下自己心情文字的动力,是你们哪怕只一句简单的肯定或一次热心的推荐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希望在今后的博客路上大家能够相互扶持走过每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