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oxue.com/xiaoyuan/UploadFiles_8816/200905/20090520141949543.jpg
“桃李满天下”,想来是教师最感欣慰的一句话。是的,我们常自豪于培养出了人才,每当提及自然免不了如数家珍,幸福如涟漪一般在我们心中荡开。可最近读到两篇文章,一篇是《青年文章》上的“我曾是一个贫困生”,另一篇是毕业的学生在《铜都晨刊》上发表的“我又想起了您,肖老师”,却触发了我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毕业以后,我们会让孩子记起什么?认识虽然肤浅,能够引起从事教育工作同仁的点滴思考,也不算什么坏事。
那天,读《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我曾是一个贫困生”,作者多年以后还清楚地记得高中班主任送她的一句话,“突岩深缝妙香稠”,更深情地回忆起“高三时要买很多复习资料,但那时家里到处都需要钱,我实在没办法跟父亲开口,到了交学费的时候,我连130块钱也拿不出来,只好悄悄跑到班主任那里恳求她缓一缓。班主任心肠好,问了情况,帮我垫了钱,再也不要我还。还有政治老师,在办公室里跟我说。‘以后你的复习资料我帮你买,不要紧’”。作为一个曾经的贫困生,虽然毕业多年且远赴北美留学,但始终记着老师们当年提供的帮助,念及此竟泪流满面。站在同样身为教师的角度,我自豪于同仁培养出了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更感动于同仁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念想。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场接力比赛的话,特定学段的教师终究要将孩子送到下一个历程。当依依惜别之后,忽然在某一个日子孩子想起我们,不知他们又会记着什么?或是教师曾经的严厉,孩子当时内心里产生过抵触,而现在则满怀感激之情;或是教师给予的温暖,如寒冬里的一把火,帮助孩子走过人生的低谷;或是教师渊博的学识,让孩子油然而生的是敬佩,引领他们从此踏上孜孜求学的征途;或是教师人格的魅力,教会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当然,有时我们也不得不说,确有极少数教师没有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每当他们回忆起这样的教师,记着的多是刻薄、偏私和斗狠,正如南师大附中吴非老师在《口才》一文中说起,“有教师自恃老资格,以为说话过头一些不要紧,学生集合迟到了几分钟,他训斥学生,泼口骂道:‘你们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学生目瞪口呆,说,我们不相信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人会使用这类骂街语言!毕业多年,这句话却让他们终身不忘。”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多留些美好的东西给孩子》,没想到放在本文中应用竟是再合适不过,的确,孩子只是在人生的某一个特定阶段聚集于我们身边,终究他们是要离我们远去,问题是我们究竟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却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也许,我们真正是着眼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拼命逐孩子入文山题甚至数百遍地罚抄等未必就是惟一可行的方法;或许,确实有些孩子顽劣常惹我们生气,如不严加制止则有可能走上歧途,但体罚或变相体罚却容易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可能,我们实实在在地想帮助贫困孩子,但当众让他们说出自己为什么贫困,泣不成声之后只拿到区区的百十块钱,孩子会觉得心里好像被插上了一把刀。每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也许内心深处还在庆幸对孩子提供了自认为最有效的帮助,可我们又是否想过,孩子因此记住了什么?
孩子离我们而去,从此踏上新的征程,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在庆幸终于可以暂时歇息的同时,愚以为,真有必要提醒大家:我们除了送给孩子知识,还有什么值得他们长久地记住,以至于多年以后,当他们偶然想起我们,到底那会是什么?虽然自己是个并不出色的班主任,好在还算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记住,以下是毕业的学生杨崇婷在《铜都晨刊》上发表的文章,一并贴来与大家共飨。
《我又想起了您,肖老师》
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连续四天的其中考试终于结束了。此刻短暂的考试之后的调整与休息,让我不禁又一次地想起了您——肖老师。
依稀记得,每次考试您都格外重视,都会反复地叮嘱我们要认真地复习准备,但我们却把您的叮嘱抛在脑后,以至于每次考试之后都会让您更加的失望。而各门功课老师在批评我们的同时也免不了要数落您两句。您为此感到十分委屈,偶尔也会向我们诉苦,希望我们在下一次考试的时候能够拿个好成绩。但是下一次考试之后,我们依旧让您“背黑锅”。
时光飞逝,转眼间高中学习已经过去了半个学期,这意味着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见到您了,但是我却从来不认为您不再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时常脑中浮现出您上课板书的情景;时常耳边萦绕着您千篇一律的要求:“作业要按质按量完成”,“晚上在家学习要提高效率”,“将地上的废纸杂物捡起来,要让自己坐的那一小块保持整洁”,“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把衣服拉链拉起来”……也许这些话您已经忘了;也许这些话您都不曾记得您是否时常讲过,但我却将它们记在心里,我会将它们作为一笔财富,寄存在大脑里。
高中学习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一个知识点怎么弄也弄不明白的时候,我想过要放弃。可是您说过:“学生就是要一心一意地做学问,作为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都搞不好,又怎么称得上是学生呢?”耳边一响起这句话,我就有些羞愧,于是重新拿起课本,继续学习起来。
政治课学到“经济制度”那一节的时候,我脑中又浮现了您上课时一大堆理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尤其是您讲到“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一部分时,由于太过抽象,您上课仅花一小部分时间在讲理论,而花大部分时间举例子给我们加深理解,课后您又让我们做练习,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我拿出了初中政治报纸,那上面的红字部分比黑字部分还要多——您不仅帮我批改了作业,还在错误之处用红笔划了线,并在旁边空白处写上正确答案。那几次作业发下后,我才知道班上六十余同学个个您都帮他们订正好。大家不住地赞扬您,说您太认真负责了。的确,上学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从未见过像您如此负责地批改作业的老师。我的眼眶湿润了。
是的,肖老师,我时常想起您,想起您对我们的教诲。我为三年初中生活能在您的帮助下度过而倍感幸运和幸福。
此刻,我又想起了您对我们说过的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我会带着您的这些话,继续我的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