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允许孩子偶尔“感冒”

(2008-10-24 22:04:09)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今天,因为学生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任课教师难免对我这个班主任有些微词,于是,我便不得不背起这“黑锅”,放学时,我很清楚地对学生说到这一点,但因为毕竟只是小问题,我也就没有对他们多加批评指责,提醒今后注意便是。

    晚上,就这件事有感而发,写下《允许孩子偶尔‘感冒’》,欢迎大家指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偶尔患些感冒之类的小病,其出现大病的概率则相对较低”,从医学角度分析,盖因那些小病既不伤筋也不动骨,却对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有帮助。其实,这一番道理放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也是适用的,特别是对尚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偶尔犯些类似感冒的小错误,未见得是什么坏事。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有些教师虽然明白上述道理,也常能脱口而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就是不愿意见到学生犯错误,更别提有时学生还会对教师的权威发出挑战,他们总是严格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于教师,热衷于培养“乖学生”,每当谈及学生时,总离不了为“乖学生”给自己带来几多“职业快乐”而倍感欣慰,或是因那些“问题生”所犯下的各种类型错误而怒气冲天。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师追求的是学生犯错误越少越好,最好是绝对不犯错误,所以,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将学生可能犯下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是集中火力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开炮”,明里暗里始终都是和学生较着劲。据说,真有这样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有学生在下面说了一句小话,便不惜停下课来,全然不顾其他学生的学习要求,对当事学生好一顿猛批,直至下课铃声响起,意犹未尽,还要将学生带到办公室继续“修理”。

    或许,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真的达到了一些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班级纪律严明、学生老实听话、成绩名列前茅等。如果这一切皆真实可信,倒也是好事,可问题是常常在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不是听说过有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吗?好端端平日里成绩优秀、安分守己的学生却铸下大错,有教师便大呼没想到,甚至还为此感到惋惜。我以为,教师此时一定不要把出现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罪于不良的社会影响、无力的家庭教育,而应该反思我们是否也有些许的责任。

    斯霞老师曾说:“我之所以对犯了错的学生不发火,是因为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用母亲的爱去包容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在一次次的跌倒之后,又一次次地站起来”,依我的理解,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由于其心智的不成熟,还是由于外界的负面影响,有时也会是教师或家长的教育不得法,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有些错误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指点才能加以改正,有些错误只需同伴善意帮助便可以改正,还有些错误不需要别人知道,自己也能自行改正。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才能明辨正确与错误,也让自己有了对曾经犯下的错误有了“免疫”能力,请相信,这样的学生绝少会在哪一天做出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防微杜渐仍是至理名言,但并不能简单理解成为我们就必须对学生的错误穷追猛打,有时,学生偶尔犯下类似“感冒”的小错误是他们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养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