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2008-10-23 22:09:44)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今天,根据学校关于师德建设年的活动安排,组织各班级学生代表就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问卷调查,因为有意避开班主任的指定而由处室工作人员进入班级随机确定,再加上实行的又是无记名方式,学生们便能够在相对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填写调查问卷,既如实就相关问题凭自己掌握的真实情况作答,更有学生在意见栏内写下了建议和要求,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用侮辱性的语言责骂学生;建议教师适当控制作业量,尽可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希望教师上课时关闭通讯工具,不因接听电话而影响上课等。

    事后进行学生问卷汇总统计时,面对学生比较真实的回答,我忽然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如果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交由班主任专门指定,是否还能保证学生能如此客观地评价教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学生或多或少会背上一定的思想包袱,主要是担心老师可能会不喜欢自己如实反映问题,说不定还有可能被老师来一个“秋后算帐”。如此担心,并非虚构,王晓春老师在《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就曾经引用过一位学生提供的案例,其中说到这样一件事“前段时间,学校让我们给老师打分,不记名的,班里有很多同学给老师打的分不高,她居然拿着我们的作业,一个一个对笔迹,硬是把那几个给她打分不高的同学给找了出来……”,便是很好的例证。当然,我是不会给今天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的老师提供核对笔迹机会的。

    为什么学生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会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表现,不能不让人去深思,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更要反思: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足够多的表达机会,抑或是尊重了孩子表达的权利?应该说,在今天的学校生活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愿意听取学生的建议与要求,遇事还会和学生商量着办,他们中有很多人甚至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至今仍有极少数教师固守传统的“师道尊严”,始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训导学生,容不得学生有任何的不敬来冒犯自己的权威。其实,师生有别本无可厚非,况且教书育人的职责也是要求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如果只热衷于“凡我所说,学生只能竖起耳朵听”,或只满足于“学生务求绝对服从于我”,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全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根本不给学生以任何表达的机会,偶遇学生申辩几句便粗暴地强行打断,我以为,终究无法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通过一定的言语和行动去表达,依托于此,为师者的爱生之情、教育智慧、教学内容才能清楚地被学生所领悟,而学生作为有生命和有思想的个体,是否也要给他们以表达的机会呢?当然需要,只是不要把它当成作秀便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的条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