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油炸包子背后的深层逻辑

(2025-04-27 19:18:22)
标签:

民科

帕米尔

油炸包子

塔吉克族

食品工艺

分类: 美食

油炸包子不多见也不罕见,有蒸好了再炸的,也有生煎的,都是取其酥脆的外皮,内里还保持着松软比普通包子多了一份焦香和口感。在新疆塔县吃到一种油炸包子,先炸再蒸,算塔吉克族的特色,只是一下子没转过来,为啥包子炸过了以后再蒸呢?必要性在哪里?

 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油炸包子背后的深层逻辑

回来以后一直没忘了这个事,网上像查询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不光是解读这个工艺的必要性没有,就连这个品种的记述都没有,难不成我这还发现了新大陆?
表面看不出硬度来,实际上没有硬壳,软塌塌的,里面跟平常的包子一样。

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油炸包子背后的深层逻辑


民科又自己找来课题,自己研究——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近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水的沸点低,塔县也就80多度,煮面条、煮饺子都要用高压锅,这就是青藏地区流行的蒸汽拉面、蒸汽牛肉面的由来,蒸汽就是高压锅。同样蒸包子也会遇到蒸不熟的问题,发面食品还不能蒸的时间太长,居家的办法也许只能先过油,油温远远高过沸水,炸制到半熟且定型后,再上蒸锅蒸至完全熟透……,高原地区炭火烧烤和油炸食物流行应当与此有一定关联。      由此,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油炸包子并非为了追求焦酥的面皮,不背离包子本身特有的松软,是一种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特殊食品工艺。实际怎么个原因还有待当地人予以解读,抛砖引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牦牛奶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