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2024-12-07 17:12:41)
标签:

古建

浙江

松阳

石仓古民居

乐善堂

分类: 游记
路过松阳去看廊桥,选了一条小路,沿着河水前行,周边的山村有新安江的味道,阴错阳差地进入了大东坝,冥冥之中看到个世外桃源。丽水松阳县的大东坝镇有6个古村落和33座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还有古桥和古矿坑遗迹,还是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文化聚集地,既是国家级农业生态镇又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茶排村附近,石苍溪两岸遍布白墙灰瓦和泥墙青瓦样式的石仓民居,即是著名的石仓古民居。明代早期福建上杭的客家人来到当地从事银矿开采工作,久而久之,产生移民,先后有上杭阙氏、雷氏、邱氏、冯氏等家族迁居至此,以阕氏家族势力最大,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始,上杭阙盛宗的三个儿子阙其春、阙日春、阙其兴先后来到石仓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至乾隆年间,阕氏总共有十八宗来此扎根。乐善堂乃是阙其兴的孙子阙德琏所建。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乐善堂的堂名取乐善好施之意,建于清道光年间。正门仿木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砖雕牌楼,八字照壁。门楼上题“宝田”二字,1800多平方米的院落,三进九间六厢带双弄的格局,中间是三进正房供主人一家起居,两侧有附屋,还设有专门的马房,这在石仓古民居中所仅见。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前厅卵石墁地,民居不施高大,但工精巧,处处彰显细腻,跟官宦人家有别。一下进入了当下农村的生活场景,背后透着奢华让今天的人也是羡慕,难不成社会发展几百年又卷回了原地?居民家中有自己酿造的酒和特色食品,石仓客家人还保持着传统习俗和语言。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每进庭院都有天井,青石铺砌,能过人易走水,上承屋檐雨滴,下连四水归堂,还兼顾稳固安全,南方的院落多是这种设计。房屋均出檐,四周的屋檐构成回廊,蔽日遮雨方便日常。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回字条石铺地。最后一进正屋一溜九开间,基本上是院落的宽度,中路和两厢在其面前展开,中间明间后壁设祖宗牌位,宗族观念是民间百姓的绝对信仰。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据说当年的县太爷下嫁千金入阙家,也是造新房的一个目的,所以天井上方的屋檐瓦当勾头都印有双喜,滴水为凤纹,喜结连理、珠联璧合直到今天还被喜蛛诠释得淋漓尽致。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最有特色的是民居建筑上的木刻,看似建筑构件,实则艺术品,保存的非常完整。浙江的传统的木雕木刻工艺极其精湛,想当初在乡间还能有如此的精雕细刻,足见擅长和普遍,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乐善堂里的梁、枋、牛腿、雀替、门窗、隔扇上的木刻雕工都十分精彩。古代传统纹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两厢各有一条小弄,勾联串通于各院之间。附屋也建有天井,天井正中有蓄水池,四水归堂格局。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乐善堂里还有一些住户,多是家里的老年人,年轻的一代都外出打工或者定居城市,老宅虽然不及当年人气旺盛,但也还有烟火,破旧之外仍然延续,几百年生生不息。
浙江松阳石仓清代古民居之乐善堂

200多年的古民居今天还在使用中,感慨先前的匠人精神,如果不是人为因素,好多是可以遗留到今天的,古人思想中的泽被后世是正能量。
依山临水的古民居到今天也属于顶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水仙开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