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旧时今日·星空间2023

标签:
张伟个展2023星空间 |
分类: 纪实 |
4月初在新疆的时候张伟的个展开幕,错过了,明天最后一天,赶上了,末班车压哨观展。老哥说无论如何要陪我看,俩人都是专程,我先到,专场,静静地看了两遍。
有熟悉的有陌生的,像70年代,非主流的艺术家有几个能冒头的、有几个敢冒头的?有,就都自成体系了,毕竟超过50年的探索总会有结果。
布展在地上最大的好处是居高临下,有全局观,有大场面,视角独特,如要仔细就得俯身,对待展品和对话孩子相仿。
70年代的作品,早期一出手就自带个性,跟那个时代的主流相背,理念至今,更是特立独行。
于我而言就是留个足迹。
虎年画的布老虎,在画室老见,这次布展叫无题,我给起了个名字——调(吊)虎离山,谐音梗。
现实生活里计谋与诚信不好拿捏。
板儿锹,特别有京城体质,耍板儿锹不仅是说苦力,更是工人阶级,张老师有这个生活。
耍板儿锹的板儿爷,板儿爷是蹬三轮的,再往前捯则是拉排子车的。
抹子,跟板儿锹貌似一对儿,城市里用到这两样就是瓦工,抹灰和抹油彩异曲同工。
倒过来往抹子上抹则是艺术家的干活。
油工来了,瓦工之后就是油工,刷成什么决定于思维。
马良的画笔也没这样的。
果木,哈哈,北京人有语境。
看来张老师皇城根儿的印记还是蛮深的,耳朵里听现场访谈,听他说出身贫寒~~不是吧?!70年代能画起画儿的不会太穷,再说,曾经也衣食无忧过。
按说不该解读艺术家的画语,何况本意也无定论,但从自己的角度诠释也是一个玩儿法,特立独行非专属,比如这个用脚投票就成了——请~触摸,我认为这样最贴近张伟的初衷。
专场留影。
一个多月的个展要落幕了,当初说开幕赶不上就参加闭幕,张老师认真地说没有闭幕式呀……,哈哈,来了就等于闭幕式。
上次来星空间是摩托车画画儿,今年先是香港而后可能在深圳,加上国外的应该还算频繁,70岁的人了,每天离不开画室,这种执着符合艺术家身份。
一杯咖啡佐聊,哪里都是人,周末798的人流如潮,车流如潮,感觉艺术品没有美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