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德宁镇的马聪餐厅

标签:
新疆库尔德宁镇马聪餐厅拌面 |
分类: 美食 |
安全抵京,追述美食。
库尔德宁镇是不折不扣的景区,这地方宾馆的房价比县城高将近一倍,还不知道暑期是个什么样子,能想象到。鸿福源大酒店是最好的宾馆,网上优惠价接近200。查了一下周围的餐馆,好像都不对咱的路子,拌面一份35……,有点不死心,出门自己找。
就在大门旁边,一眼相中一家小餐馆,名曰马聪餐厅。
二个理由,一是点评上没有收录,但又显然不是新店。二是下雨天有四、五个本地人在就餐,旁边其它店都没人,除了两位游客。果断进入。
一问,原来开了4年了,老板不会上网。
那客人也没有给网上建店的!显然当地人吃完了就走,哪有那个闲工夫。新疆之行这种地方风味接地气的店普遍都是3.5分左右,4分以上的都是游客打上去的。
想炒两个菜,一问价钱说不知道,得打电话问儿子多少钱?心里有些异样,干脆吃面吧。
过油肉拌面25,西辣蛋18,其余全部20,这跟别处的35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看来是找对地方了。
唐山的郑老哥点了二节子炒面,我点了韭菜肉拌面,新疆的韭菜拌面非常有特点,内地比较知名。
拌面要先炒菜,一碗菜浇一盘面,如果饭量大还能加面,免费,但菜就这么多。
拌面京城习惯叫拉条子,因为是粗条一根根拉细了的,直接下在锅里,非常筋道,是所有面食中最具口感的一种。
切成短条然后炒一下叫二节子炒面,个人以为比较适合内地人,再小的丁丁炒面就像北京小吃炒疙瘩。
老板是甘肃人,落户在这边,非常实在,告诉我说炒菜的价格会因为蔬菜价格而上下浮动,所以没办法标价。原来不是见人下菜碟,而食见菜下菜。
出门在外总怕商家把本地人和游客区别对待,没想到遇到了这样将本求利的传统商业逻辑,很感慨。
第二天有去吃了一次,还是拌面和炒面各一份,都尝尝。
老板是当地人,读当地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啥时候山上有花都清楚,比如天山红花在5月份……,看来以后还得来。
小店就是老两口和小儿子在操持,有点忙不过来,再雇人不划算,良心钱不好赚。
顺手再网上建了个店,算是支持一把,这么接地气的商家太少了。
昨天深圳的四个小伙伴追花追到库尔德宁,推荐去了他家,还给了电话提前预定。
可惜的是这次没有吃到他家的大盘鸡,小盘鸡80半只鸡,大盘鸡120一只鸡,还有超大盘1601只半的,那盘子有洗澡盆那么大。别人家的大盘鸡都是160,下回一定尝尝。
前一篇:新疆的面
后一篇:拌面·帕如克·托克逊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