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稻·五常米

(2022-11-16 12:52:33)
标签:

美食物理

京西稻

五常米

对比pk

分类: 美食

从小吃东北大米长大,对于以一县之力养活全国的五常大米不太以为然。东北大米的品质毋庸置疑,无论哪里,胜在相对长的生长周期上,当然自然条件也不容忽视。
未必就是纬度越高越好,稍低一些的比如辽宁盘锦、天津小站和北京京西也都是传统的优质稻米产地,这些地区在生长期和无霜期等指标上比黑龙江五常并不差,找对了品种就能出优质。


京西稻·五常米


左京西,右五常。

五常米和京西稻到底差别在哪儿呢?手头有一袋五常稻花香,京籍企业在五常包地精耕出产的正宗有机五常米,正好用来对比甄别一下。
开做实验,五常米对标京西稻,具体检材是五优稻4对标金稻919。

稻米的标准有不少,种植、出产、加工都不是买家关心的,稻农和米企才关心精米率、出糙率、整米率……,消费者只关心口感和价格。
营养成分也不是咱关心的,支链淀粉、双链糖、垩白高低都没关系,要是无碳水也许会更好卖,流行没营养很重要。



京西稻·五常米

京西稻。

感官上的指标是有意义的,香气、吸水率、黏度、颗粒感、弹性可以纳入对比项目,毕竟最直接是嘴巴和鼻子产生愉悦。

东北人评价好大米就俩字——艮揪,形容又黏又有弹性,南方的籼米没这个特点。香味则是另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前提是一定要熟悉新米与生俱来的天然稻香,绝不是泰国香米的香味,泰国香米流行起来以后把国人的味觉搅乱了,很多人不知道好大米是什么味,米企出产的添香大米早把人们的味觉带沟里了。



京西稻·五常米

五常米。

熟化方式采用高压锅蒸,一锅可以同时出两碗,相同的克重100g米配100g水,浸泡时间相同,一锅同出,同时品尝,结论容易得出。

白度:五常>京西
香气:五常=京西
体积:五常<京西
黏度:五常≤京西
筋度:五常≥京西

后两个指标差距很小,如果不是放在一起做对比,根本察觉不到。除了白度和香气是客观不变的指标外,其它三项的内在关系很好理解:五常米吸水性弱,体积膨胀小,密度大,筋度大,则黏度必然小。反之,京西稻吸水性强,体积膨胀大,密度小,筋度小,黏度必然大。

香气上两种新米一样,绝没有一丁点类似泰国香米的味道,新大米的本味。
小时候吃东北大米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新陈之别,只要是新米没有不好吃的。现在消费者吃不出新米和陈米,更区别不出陈米新加工。

形容都是相对而言,结论是两种米基本相同。细微差别完全是物理指标,貌似人为可调,比如说米、水比例,京西稻在筋度上的弱点能否用水量减少来调整呢?五常米的黏度可否用加大火候来增强呢?经验告诉我是完全可能。


京西稻·五常米


第二次实验,京西稻的水量减少10%,果然颗粒感和筋度大幅提高了。
五常米推荐米和水的体积比为1:1.2,是指焖饭比例。



京西稻·五常米


五常米的水量没变,但蒸制时间延长了50%,黏度也提升了。

这番操作完成后结论就清晰了,在分别采用恰当的烹饪手法前提下,京西稻和五常米在口感和香气上没有啥区别,外观五常米更白一些。京西稻的碾米过程我是亲眼见的,完全机械脱壳。
品质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价格因素就有了决定性,京西稻售价10元一斤,五常米25一斤,结果不言而喻,一如既往踏实享受邻居马大姐的京西稻。
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京西稻的生长,是近年来稻米品质最好的一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