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风火轮·干炒

标签:
榛子炒榛子玩具 |
分类: 美食 |
老家在昌图,小时候赶上计划经济时代,榛子是我能体验到的资产阶级尾巴。
如果老家来人一般都带一布袋榛子,当然还少不了榛蘑,那时候据说漫山遍野都是榛子棵子,就是采起来费力气,近处的容易被采光,往山里走多的是,只要吃苦就能有收获。
有时候不来人也可能给邮寄一些,还是小布袋子。
从小就熟悉榛子,那时候瓜子花生一年才吃一次,榛子可不止……,熟悉的结果就是砸完榛子的空壳都有利用,可以做玩具——风火轮,这个名字是现编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称呼好。
橡皮上插一根针,针尖朝上,取半球状的榛子壳,戴帽子般的扣在针尖上,用火柴点燃榛壳的边缘,最好同时点着对称的两边,待火烧起来后,榛壳滴溜乱转,还带着呼哨,晚上关了灯欣赏则更为精彩。
榛壳里含有油质并且存在微孔,遇火后产生喷射现象,从而形成动力,动力不均匀则产生旋转,喷火旋转的速度可以很快,风火轮一般有时候会飞将出去。
炒榛子一般都用沙子,受热均匀还好看,据说也有用大粒儿盐的,好是好,成本高且费事。
直接下锅干炒,不用洗不用泡,也不知道都是谁出的馊主意,壳黑点就黑点,自己吃不用考虑卖相。
想起来一个挑榛子的方法——水漂法,生榛子水洗,漂在上面的是空壳,直接扔掉,剩下的都是满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