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标签:
杂谈高考法国作文教育 |
分类: 品评 |
求学时代贯穿了整个80年代,现在看来是万幸,迄今为止最有活力的十年,注定了今生之路贯穿着丰富、叛逆、正义和趋向真理。
受教育的意义就在这儿了。
高中语文有两个学期受教于张元岭老师,也没记住有什么突出的观点,实际上就是纵容,不灌输,鼓励思维发散……,老师倒是不记得这些了,我则终身秉持。前几天还通过话,85岁了。
这两天高考作文题霸屏,考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的多,咱也就是撇过一眼,和标题打了个照面。
朋友圈看到贴出来法国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瞥了一眼,惊到了,粘过来示众。
中外作文都是写文章,发表见解,阐述道理别管这个道理是不是真理。作文促进思维,总结思辨,技巧和修辞都是粉饰、次要的。
这些题目换个地方根本无法存在!
就算残存也只是成年人的某个特定环境下,怎么也难能成为高中学生的所思所想,倒不是年轻的大脑没有发育,恰恰是活跃的思维才有创见,80年代有,现在无。
从题目的着眼点来看,是什么样的观点并不重要,考量的是阐述观点的思路,培育思维绝不能整齐划一,那样学生就培养死了。
未成材而死即是夭折。
社会前行不是一个人的思路延续,是所有人的思维迸发,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时代。
黄鼠狼下豆杵子——一辈不如一辈,青年人应该想点啥未来才可期。
人才是教育出来的,比如怼死人的接线员和查新华字典的检察官。
红楼梦,元妃省亲,“翼然”、“泻玉”、“沁芳”亭,太矫情了,就这格局,注定我们的未来最终也就在宫斗剧里徘徊了。
罗永浩:谁都会影响世界,一个恶心的人注定会把这个世界变得更恶心了一点点。
前一篇:盖碗·酱釉开光·乾隆
后一篇:瓶说棚话——白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