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彩行

标签:
盖碗文化棚彩行 |
分类: 收藏 |
棚彩行是清代、民国时期的一个行当,简单地说就是搭彩棚的,什么唱戏的舞台、红白喜事的席棚、神佛祭祀的神棚……,如今还有干这个的,比如庙会上搭戏棚、演唱会搭台子……
古时候中原地区凡逢喜事都要结缚彩棚,除了婚丧嫁娶、买卖开张,正月十五、七月初七、八月十五都要结彩棚以示庆贺,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关于棚彩行的系统了解是买了这个碗盖之后,之前的印象是从相声里得来的:高搭彩棚三丈六……
珊瑚红六开光,上书:棚彩行钟志兴。定烧的商号瓷,可惜缺了碗身,证明100年前的棚彩行还是可以的,虽说属于卖力气的苦行,很注重企业形象。
棚彩的作品包括过街楼、天棚、戏台等等,这行的从业人员叫棚匠。
随便张冠李戴示意下。
开封张家老宅从事棚彩行有六代,说是棚彩行源于开封,非也。
北京四合院里,旧时候有钱人家夏天会搭凉棚,俗称天棚,“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就是写照。老北京搭棚的棚房生意很红火,从皇宫到四合院,从商号到老百姓都是顾客。
北京这个行业属于七十二行、八大行,京彩局,北京至今有从事京彩的非遗彩子李,北京的扎彩和扎纸行是有部分重合的。
开张彩棚。摄影西德尼.西美(美)
彩牌楼。摄影西德尼.西美(美)
广东也有搭彩棚的行当,手艺人叫棚工,也是自备材料,应雇主要求先搭后拆,赚个辛苦钱。
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本行不是叫卖,祖上七代开棚铺,地地道道的棚铺世家,改行做了小买卖,练就了吆喝一口儿绝活。
前一篇:瓶说棚话——苦瓜不苦
后一篇:甘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