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瓶说棚话西红柿宫廷民间 |
分类: 美食 |
比起各地的水灾,大棚遭受的内涝不足为奇,损失肯定是有,但没亏在嘴上,不过是送出去的少一些罢了,自己吃也吃不了多少。
西红柿正当季,水大,不能等到熟透了,很容易涨裂。
半青不熟的最多放两天,熟透了就得马上吃。
这是真正的自然熟,能清楚地看到沙沙的感觉。
西红柿的这种沙是标准口感,所谓的小时候的味道,如今生长激素蘸过花的就没有了。包饺子的时候用手挤水后双手沾上的西红柿汁都有小小的颗粒感。
沙是果皮的质量标准,籽和汁水是内容优质的象征。
就这个盈盈的状态,咋也有咬上一口的欲望。
美食标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概念,食材讲究道地还不够,必须要有物化标准,绿色是个重要指标。
对于口味的追求和食材的追求是美食标准中同样重要的两方面,显然后者被大大地忽略了。虽然重视起来也无能为力,但也还是知道要求的。
昨天在糕饼模具群里说了几句话,针对美食唯上唯权的流行谬误所言:
民俗起源的神仙化、圣人化是通病,自古国人善于云山雾罩,nu性社会的一贯思维,意识中唯上唯权但却不唯事实,所以千百年来都是糊涂账,时至今日这方面的研究往往越研究越糊涂!美食更是不免其俗,也都是皇家御用引领……,我一直认为美食的发明权是在民间,往上流传,皇宫贵族充其量在珍稀食材的运用上保障了资金支持,就烹饪工艺和烹饪原理而言创造力在东西南北各地民间,只不过厨子没有社会地位,不会流芳千古,历朝历代哪个士大夫官宦在厨房钻研烹调技艺?文人引以为耻的事让huang上抢这个功劳够多没溜儿,慈禧都不知道自己是多少美食的发明人,不过是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