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杂谈颐和园知春亭借景 |
分类: 游记 |
颐和园知春亭修缮完工开放了一段时间了,也去了几次,忘不了眼中钉岸边的那棵柳,就是岛上从知春亭向湖里延伸的小桥上望过去,跟远处玉泉山顶玉峰塔之间,隔着的那可小柳树。
知春亭修葺完工后那棵柳树的样子貌似也有了变化。
变得直立挺拔了。
虽然没有在亭桥中心延长线上,但微微拱起的桥面,显然专为视线通向湖面造就宽阔之感,加上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远景尽收眼底,造园借景的范例总不会让棵树把这一气贯通给堵上吧?
这是知春亭大修之前的鸡爪树。往南面的分枝正好挡在了亭桥中心延长线上,好煞风景。为此,专门记述过这个事儿,也许园方看见了……。
在知春亭的铭牌上明白标注着“玉泉山、西山借景最好的观景点”。
何为最好?不是在东岸都能望见玉泉山么?但东岸只有在伸进湖中三面环水的知春亭中才有最强的观感,园林里的亭就是为四面通透、极目远眺而营造的。
这是今年树叶刚落初冬时的照片,鸡爪树变成了独一根,虽然露出了玉峰塔,少了南北两根主杈子的垂丝柳叶还是遮挡了远眺玉泉山的视线。
园林里的树不能随便种,园林绿植和绿化是两个概念,古人分辨得更清。
这是南面枝杈锯掉的痕迹。
北面枝杈锯掉的痕迹。
看来都是有意为之,纠错?!还欠彻底?
上图中右手第一第二、一粗一细的两棵树是带牌的古树,绿色牌子标明树龄为200年以上。左手边两棵没有标牌,证明是补种无疑,知春岛上大约只有这两棵没牌儿的树。
问题来了,到底是该不该补种这棵树?原有的老树是因为树身偏侧让开了视线,还是树身高大空出了树下的空间?或许当初就是棵小树来填补近景?显然不是砍俩树杈子这么简单,知春亭的大修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好。
颐和园是皇家造园的经典,知春亭的借景更是经典中的重点,问题不容小觑,值得园林专家仔细论证、补救。游客不想抢谁或者砸谁的饭碗,只是不愿看见糟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