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武义的郭洞古村

标签:
365武义郭洞古村 |
分类: 游记 |
金华周围的浙中一带以古村闻名,山不高水不深,山清水秀山水相依。婺江上武义下金华,是钱塘重要支流,周边的大河小溪均向西流,汇入富春江后入钱塘江,跟临近的温江不是一个水系。
富春江流域是江南水墨山水的实景,倒不是全因为富春山居图。
郭洞古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武义县城10公里,就在温泉边上。
村口一古桥,谓之回龙桥。
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下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百度百科——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溪水环抱村落。
明清老屋20多座。
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两部分组成,道路纵横有序,均以卵石铺地,晴雨皆宜。6口水井,郭上、郭下各半。公用设施有一祠四厅,分布在村子的上、中、下三个部分,村民的祭祀、红白喜事等活动均可就近举行,郭洞的始祖似乎当时就懂得“环保”和“规划”了。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何氏宗祠,它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规模宏伟,气象肃穆,总面积达1060平方米,大梁下高4.64米,祠堂悬挂匾额30块。祠中还建有36平方米古朴典雅的古戏台,飞檐角,壁画辉煌。
郭洞周边居然还有原始森林,尤其是千年红豆杉,古村多古树,自然环境非常优越,郭洞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平均寿命超过85岁。
郭洞人姓何不姓郭,何氏宗祠是明代遗存,当初悬挂着94块老匾文革中几乎全毁,只剩5块。近年复刻了40多块。
郭洞的民居以院落为主,通常是一进、一正两厢。
正屋中间是厅堂,起居会客之所,两边都是等格局的房间,一样的式样不一样的位置。
两山是码头墙,前门院门。
介绍都是没用的口号体。
花窗的实用性还在于透风透光,装饰性就看户主人的实力了,好工好价,300年前也是这个讲究。
相邻的户门共用一方立柱,也共用一道隔墙。
对联和门神有点统一的意思。
二层的结构一样,分割用途有别。
石板路旁边都有排水。
城门为卵石砌拱,这个难度不小。
4人合抱的古红豆杉树。
郭洞古村门票30元,有三处检票点包括何氏宗祠,如果不进去当然就不用买门票了,个人以为这钱可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