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童子抱缸水盂(残)

标签:
山西水盂抱缸文房 |
分类: 收藏 |
文房水盂多是瓷质,也有玉、玛瑙、象牙、紫檀等珍贵材料,那都是皇家案头的摆设。
水盂中的童子抱缸,是个流行的题材,从康雍乾到同光宣,贯穿大清朝始终,民间极为喜闻乐见的造型,以前买过两个,这次又碰上了,虽说有毛病,图便宜,30,一个菜钱,目前完整的恐怕得3000。
两个童子手扒缸沿,缸口一圈鼓钉纹,枣皮红和嫩绿色显得十分素雅,缸体有三个墨书篆体寿字,童子捧寿。
左侧的疤痕处是毛病所在,缺失的不是一个小童子,应该是一对笔插。
瓷塑还算精致,胎细釉润。
过去精致些的文房也是要花不少银子的,所以老百姓一般能用就行,讲究不大,山西本地出产的老窑文房用品正好能替代景德镇的细路瓷器。
但往往还有比这要求更低的……,不就是装水研墨么,干嘛非用个瓷的~。
手巧的老百姓有利用身边材料的,唾手可得,信手拈来,比如下面的石头水盂……。
缸体上下各有一道鼓钉装饰。
一周浮雕回纹,装饰的精细程度,不比瓷器差。
趴在缸身上的两个童子就剩下个身子~
上面有两个插笔的孔~,70元。
石质发绿,是山西这边特有的石头,经常会见到一些小摆件和小挂件,忻州地区用这种试料做纺轮的很多,偶尔也见过做文房的,没有雷同,各式各样,这种东西不能批量生产哦~
山西人以节俭著称,这个石头的童子抱缸水盂,可以这么理解:穷人家的小子要念书,勤劳手巧的爸爸给儿子生凿出来个石头水盂,没啥成本,出点力气,能用就行呗,样子跟瓷器的一样……,万一以后求的了功名,再换好的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