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正定四塔

标签:
正定四塔临济寺凌霄塔广惠寺华塔 |
分类: 游记 |
前天晚上到了石家庄,昨天一早起来打车到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没开门。干脆上正定,177路2元到正定南门,歪打正着,顺着城门进去,一路上按顺序遍览正定四塔,最后是大佛寺。大佛寺门口1路公交到正定长途汽车站,201路会石家庄火车站,买1点38的票到晋城,时间刚刚够,只可惜没逛古玩市场。
2个小时逛遍正定城,绝对瓶派!
正定四塔跟大理三塔不是类似的组合习惯,是正定县城里不在一起的四个不同形制的古塔,都是国保,始建于隋唐时期。
从南门往城里走,沿路都是仿古建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花塔——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1961年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该塔造型独特,结构殊异,堪称杰作,为中国现存佛塔中之孤例。
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年),但塔的建造要晚至金代,但从整个结构和遗存来看,除了塔顶为金元重修外,1~3层虽经后代修葺,但基本构件和造型做法应该是唐代贞观初年的遗构,华塔高40.5米,为三层八角形楼阁式华塔。
花塔被围墙围起,10元门票。在外面转了一圈后,跑到大门口拍了个全景,对出来的看门人说拍个照片就走……,她也懒得理我。
第二个遇到的是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塔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
塔下为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甚高。正面设对开式拱形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转角处作圆形倚住。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入以重檐密布之感。从整体看,除第一层掾飞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
澄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产禅宗五大支派之一。到宋代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目前有僧众从事宗教活动,门票5块。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砖塔、方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 (公元540年),康熙元年重修。
塔有9级,高53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中空;四壁用青砖垒砌,内部用木材牵拉。底层四角均有唐代力士小石刻像。远看跟西安雁塔极为相似。
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砖塔造型古朴、端庄,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这样的结构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这也是古代修建木塔常用的方法,然而,保存下来的实例并不多。
前一篇:河北名小吃——定州焖子
后一篇:老窑水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