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三)
(2024-01-06 14:51:30)
标签:
2024年一月母亲感悟 |
分类: 记忆碎片 |
祖辈只有外婆一人,外婆没有上过学,外公死后,外婆从诸暨老家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女儿,逃难到了杭州,给省公安厅厅长家当保姆,直到两个女儿成年。参加工作后的母亲与大姨每月给外婆10元生活费,外婆又是个勤快人,从来不肯闲着,那时街道有不少手工活,没有固定工作的居民可以申请,外婆是完全符合条件的,外婆从不挑活,只要她能做就接。粘信封、折包装纸盒、钉纽扣,这些她都做过。外婆吃穿开销并不大,每个月她都会到勤俭路上的银行存5元钱。
母亲走后,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立时打了对折,外婆也少了一半生活费。刚开始,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会接济吃的、穿的给我家,时间一长,大家只能顾着自己的家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尽管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但日子还是要继续。父亲的单位离家很远,骑脚踏车也要40分钟,为了省钱父亲从来不坐公并车上班。父亲那时是厂里的采购员,经常要出差,我与弟弟便住到外婆家,60多岁的外婆,一个人住在旧仁和村7号,墙门里面住着5户家庭,那里也是母亲走的地方,出事当天外婆去大姨家照看表弟。为了照顾我们姐弟,也为了改善生活,外婆更拼命地接手工活,从早忙到晚,外婆说:靠人不如靠己,天塌不下来的。外婆每天都会给我们做好吃的,一荤一素一汤,对汤的印象至今还在,西红柿蛋花汤、冬瓜海带汤和紫菜虾皮汤,外婆还在汤里淋了麻油,很香很香。外婆还让我们多吃饭,她说:人是铁饭是钢。只是,外婆不再有余钱存银行了。
8月下旬,父亲退了母亲给我报的劳动路小学的名额,因为路远些,没有人接送,又不放心我一个人来去,最重要的是学费比较贵,父亲承担不起。还没开学,我就成了插班生。
9月初,我进了离外婆家很近的卫东小学一年级2班,走路顶多10分钟,出墙门左转,沿着巷子一直往前走,到丁字路口右转,走到底是省气象局,在气象局门口左转就看到学校大门了。外婆领我走了一次,我便独自上学了。4岁的弟弟送到清波幼儿园,上的是全托班,周一到周六都在幼儿园,周日放假。
到了周六晚上,父亲会接我俩回家,脚踏车前面横杆上坐着弟弟,后面车架上坐着我。一路上弟弟非常开心,唱着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而我则羡慕弟弟可以坐在前面看风景,我从来没坐过前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