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一)城墙城楼

标签:
城楼宛平卢沟桥 |
分类: 游记 |
2017年8月30日拍摄于宛平城卢沟桥
东瓮城,东西城门都是没有箭楼,只有城楼。
瓮城不大,只比二个篮球场大点
没有箭楼的瓮城门。
这个是放城门栓的孔
宛平城在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三年而成,原为军营,后渐迁商肆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1928年12月,因宛平县已改隶河北省,故而将宛平县公署由北平市内迁至拱极城,从此改名宛平城。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并进而挑起事端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就此爆发。事变爆发前夕,驻守宛平城的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110旅第219团3营及保安第1旅第2团第2营,共1400余人,装备有自动步枪、轻机关枪、重机关枪和轻重迫击炮等武器,另有驻守长辛店高地的中国守军可以迫击炮和大炮援战。1937年7月8日凌晨,日军进攻卢沟桥和宛平城,遭中国守军坚决反击。此后日军以协商解决为缓兵之计,暂缓攻击,7月11日后战事再次因日军炮轰升级。7月28日下午,中国军队在南苑战斗中失利,次日,日军即发起对宛平城及卢沟桥的总攻。29日双方激战竟日,至傍晚,日军工兵炸毁宛平城东门,日军遂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中国军队于晚八时三十分左右完全退出宛平城,宛平城遂告失陷。至今离宛平城不远的大枣山上还矗立着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的陵墓。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宛平城随同北平一起光复。
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1965年宛平城连同卢沟桥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丰台区政府公布宛平县衙为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中央决定在宛平县城内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将宛平县衙旧房拆除。2004年复建宛平县衙。
东城楼
宛平县衙现在是个出版社占用。
有钱,兰州拉面也上了街面
城中心是抗战纪念馆
兴隆寺内现在是个小学
西门外就是有名的卢沟桥了。
城墙的马道。
二扇木门很大但用一只手就能推动。
角楼也很简单的式样
这是城墙东南位置当年日军发动7.7事变时留下的子弹洞。
这是城墙东南位置日军发动7.7事变留下的炮弹洞。
马面好像比较小,上面还有个小房子。
南城墙处有不少后来制作的石鼓
宛平城北城墙被民居和单位挡住,这是城北街道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