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遗址___雕像
标签:
北土城遗址公园雕像杂谈 |
分类: 游记 |

前些日子观赏梨花的时候顺便浏览了公园的雕塑。塑像的主角应该是开国皇帝忽必烈了。不过说起元朝不少国人的心中有点像打翻的五味瓶。网上关于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但自此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一个自以为天朝汉族为主的国家数次沦落为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
据网上文章介绍: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
忽必烈发明了“钞”即纸币。他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1264年,他颁布了一条法令,公布了用纸币来计算主要商品的价值。但也出现通货膨胀等问题。
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6]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17]
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认为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鲁迅说过:“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那破仑与隋那》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集》)
鲁迅多次阐发相同的一个观点,说明他不是就一事一时而随口点到,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才得出的认识结果.
谢谢您的光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