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针对家居家装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假冒名牌等现象,由商务部立项的《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国内贸易标准起草工作日前已经正式启动,计划于2012年11月份完成。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这一标准将是我国家居家装行业第一部国内贸易标准,涉及面广,将解决家装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装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家装市场缺少规范等问题;并针对家居家装行业使用劣质材料、假冒名牌、收费混乱等问题提出规范条文。
这样一则消息对众多消费者而言,不可不谓其是一个迟到的惊喜。主管部门牵头制定“规矩”,对于尚无秩序可言、水平参差不齐的家居装修行业来说,这样的举措无论是对业界还是消费者都是利好的信号。在住房进入商品交易市场伊始,家装行业便伴随着出现,随着房地产市场在GDP中贡献的比例加大,家装行业亦步亦趋成为一个偌大的产业领域,然时间长,浑水摸鱼者大行其道,消费者则苦不堪言,经历过买房装修的人大抵都有类似或相同的经历,那就是在装修前听得天花乱坠,装修付款后发现问题却为时已晚,有些规模的公司和你打消耗战,而零散的装修队一旦出了问题后就找不见了人。
假若要是有兴趣做个调查,相信消费者们的苦水吐上个三天三夜也未见得吐完的。而反过来,从业者的苦水恐怕也是少不了的,对于整个装修公司而言,既要保证品质还要保证利润,同时还有无数家装游击队的围攻杀价,有时也难免会出现类似偷工减料的。然而,最无辜的那群人仍然还是消费者,好不容易攒够钱付了房子首付款,再东拼西凑了钱装修,结果是很可能不会让自己省心,甚至闹心。找游击队装修的,出了问题找谁也没有用,找大公司装修的,消费者以个体之力去应对明显是弱者,这一来二去的,好事就都变成了烦心事变成了麻烦事。
在大工程大项目上,装修公司也好装修队也罢,还讲究个资质和保证金等等。而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那些有资质的大机构又很瞧不上这些小零散生意,怎么办?牙齿碎了最后不还就自己往下咽了。但此举终归还是太消极了,更是偏离了建立谐社会的根本,《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的启动乃至正式实施后,将使得这一切有法可依。然而,不得不提前说的是,尽管规矩即将建立,然过程会是无比繁多,标准如何界定?从业者是否需要全部持证上岗?10万元装修和100万元装修保质期有无差别?这些可能都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如何获得售后保障才是最重要的。售后保障自然少不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至于如何监管,尤其是有效的监管,这恐怕才是这一规范条例最大的难题!
拓展阅读: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2-6/21/N98459379528.asp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