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丽斌 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标签:
西山艺术家纳西族行为艺术作品山崖云南王锦旅游 |
http://www.ynxxb.com/Upload/News/2009-8/20/s89516365043.jpg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 http://www.ynxxb.com/Upload/News/2009-8/20/s89516366540.jpg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 和丽斌的《西山》 http://www.ynxxb.com/Upload/News/2009-8/20/s89516367525.jpg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 和丽斌画笔下的哀牢山 http://www.ynxxb.com/Upload/News/2009-8/20/s89516371692.jpg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 http://www.ynxxb.com/Upload/News/2009-8/20/s89516368410.jpg旅游就是去找自己的心灵风景" /> 他是谁? 和丽斌,男,纳西族,36岁,云南姚安人,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云南油画学会会员。 绳子一头连接着湖边的枯树,另一头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拉扯着欲拖向远方的玉龙雪山,帐篷中的人们惊恐地探头向外张望着……这是2009年6月20日上午9时许发生在丽江的一幕,而这其实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的现场。作品叫《山和水》,实施者叫和丽斌。 6月15日至22日间,10几名艺术家组成的自驾旅游团沿“昆明-大理-丽江”行进,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他们用行为、装置等表达自己在旅途中,在移动情境中创造出的别样的视觉经验。各种艺术行为都是随机的,这一次旅行的名称叫做“在云上——金鼎1919自驾车户外创意活动”,活动的策划人正是和丽斌。 “风花雪月的大理,柔软时光的丽江,梦幻天堂的香格里拉,伊甸园般的西双版纳,古老曲折的茶马古道……云南因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旅游者的前来,也因其多样的地貌和民族风情成为艺术家们最为丰富的采风和写生的地方,云南的艺术家们爱到自然之中写生,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延续至今,是因为几乎每一位艺术家都能在云南的自然山川之中找到自己向往的心灵风景。” 黑白色表现静穆的拉市海 “拉市海是丽江城外西面的一个淡水湖,湖边是大片的湿地,空旷、开阔,周围零星地环绕着一些纳西族村落。拉市海很像前俄罗斯画家希施金笔下的俄罗斯风景,一年四季风景也各不相同。沿拉市海的东、西面因旅游团常至而显得人气旺盛,我更喜欢清静的南边,在这里脱开人群,更显出了拉市海的性格。” ★2006年的冬天,和丽斌在拉市海创作了50多幅风景画。在他的眼里,冬天的拉市海空旷寂寥,却是许多候鸟的天堂,野鸭、野鹤、天鹅,让这片开阔的水域更多了几分宁静和空灵。和丽斌说,用对比鲜明的黑白两色描绘拉市海,能更好地突出了它给人留下的静穆和辽远的感受。 用水墨写意虎跳峡 “虎跳峡是世界最深、最陡峭的峡谷,也是徒步者的天堂,2007年夏天,我和几位朋友来这里写生。到上虎跳的时候游人还很多,再往前到中虎跳则清净了许多,在那里住了一周,只有比较少见的徒步者,少见成群的游客。虎跳峡陡峭的山崖和跌宕起伏近距离的山体,成为我每天都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存在。” ★和丽斌写生时抛开了以往熟悉的手法,用类似水墨写意去描绘它:“我想要突出的是虎跳峡冲突动荡的形态和原始粗砺的接近悲剧的力量。” 洱海边的光线和浮云 “大理洱海开阔平远,气象万千,风、花、雪、月赋予这里特别的韵味,而洱海边的渔村就是典型的田园风光。大理千变万化的浮云和光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才村和喜洲都是洱海边的村子,都有着典型的大理田园祥和宁静的气质。” ★在2006年夏天创作的油画《才村码头》里,和丽斌用了许多白颜色,以突出才村祥和灵动的气息。次年春天,和丽斌创作了《喜洲》,“喜洲的稻田和村庄,在日落时分,光线穿透云层投射到大地上,广阔的稻田和远方的村庄都笼罩在梦幻的光影中,是令我至今记忆深刻的心灵幻境。” 幽静空灵的哀牢山茶马古道 “2008年夏天,和丽斌来到双柏的鄂嘉和新平的耀南,两地均属于哀牢山系。耀南的茶马古道是古代马帮驮运茶叶、盐巴等到西藏和内地各省的必经之地,随着岁月的变迁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茶马古道掩映在原始丛林中,木桥、流水、静穆的山谷,透过丛生的杂草灌木后的青石板,依稀可见的马蹄印传递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和丽斌走进茶马古道的深处,这里小溪潺潺,瀑布成群,夹杂着小鸟的啼鸣声,他的画有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灵和幽静。 在西山后山寻找古世界的幻觉 “西山龙门,不仅是昆明人常去的地方,也是外地的旅游者到云南后必经的一站。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栈道和亭阁,被众人视为一绝,而西山后山却很少有人知晓。其实,相较于前山,西山后山是另一番景象。站在后山向西可眺望远方的安宁城,北面则是嶙峋的怪石、错落的山峦、红色的土地,还有纤细垂直的松柏直插云霄,让人有置身远古世界的幻觉。” ★2008年的冬天,我在西山后山写生,在早晨浓烈的阳光下,普蓝、钴蓝、翠绿、土红等强烈对比的颜色完成了这幅名为《后山》的油画。 ■对话 什么是“在云上” 记者:为什么你把这次旅行的名称叫做“在云上”? 和丽斌:有别于江南的风景,云南的高原的独特性就在于这里有强烈的光,所有的风景在强光下都有了印象派的意境。而我在高原、在强光照射下作画,时常会产生一种晕晕的感觉,这种感觉又似乎也契合和了“在云上”之感。 记者:是什么动机激发了你去策划这样一次旅游兼艺术创作活动? 和丽斌:我发现长期工作和生活在云南的艺术家们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工作室型艺术家,作品的构思和完成都是在工作室进行;另一类是户外型的艺术家,作品的创作都是在户外完成,是艺术家和周边环境互动的结果。云南是一个文化土壤和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地方,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记者:为什么选择自驾车的形式? 和丽斌:选择自驾游,一方面是有效地利用现代文明的成果,而另一方面也通过汽车的移动带动视觉、身体和心灵的变化,通过这种移动把艺术家们带入与自然环境的对话之中。通过对话反思和校正科技与人、科技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 记者:为什么你们选择的是昆明-大理-丽江这样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线路? 和丽斌:昆大丽是云南经典的体验型路线,是一条很逍遥的路线。沿途自然风光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