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隐瞒自己的罪行和耻辱,我觉得应该将《阵中日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提供给读者。这本书是作为加害者的我的真实记录,让更多的人知道战争的真相。我们憎恶战争,极其地憎恶。正因为憎恶,才需要重新知道战争的真相。” ——《东史郎诉讼案——一个侵华日本老兵的反省》
让年轻一代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
今天是九·一八,有一种心情,我们走进影院去看《东京审判》。去用一种形式回顾历史,“东京审判”伴随着音乐出现时,我的心情已是沉重到了极点。可是,努力地回忆总比轻易忘却、回避这段历史好吧?
曾经,我没有这么深重,年龄越大接触得越多,越知道忘记历史是一种多么不负责任的事。高中刚毕业的妹妹,她们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没有大风大浪,以为世界天生就是美好的,以为生活中除了挣钱、爱情、卡拉OK就什么也没有了,最大的苦恼,就是男友吹了吧。
可是,在与我们一海之隔的岛国上,靖国神社被修整得堂皇无比。它在他们的青年人眼中,是一个高耸的无尚光荣的贞节牌坊。那里,摆放着二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其中:东条英机,主要罪行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土肥原贤二,主要罪行是发动“九·一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板垣征四郎,主要罪行是策划“九·一八”事变、侵略华北;松井石根,主要罪行是亲自指挥南京大屠杀。在被执行绞刑30年后14个牌于1978年10月,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被移到靖国神社。
历史怎么能利用时间去忘记,该记住的我们绝不能忘记。今年是“九·一八”日军侵略东北75周年,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然而,这又是一个容不得回避的大是大非问题。
朱孝天在片中是干什么的?
电影必竟不是纪录片,看后总觉得处处都只是在点到为止。这和导演的拍摄手法有关,在使用了大量短镜头的穿插,而更重要的是,从4小时的导演剪辑片被压缩至90分钟,整部景片的剧情扩展非常不充分,前后缺乏条理清晰的连贯性与逻辑性。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一个疑问。电影里的朱孝天这个人究竟是干什么的?他一会儿和大法官一起乘车,一会儿又和日本人在一起喝酒。剧中除了有一场景酒后,朱孝天煞有介事冷冷地对日本人说:你们也杀了我们中国人。此外,我太容易想到《流星花园》里的泡妞、冷笑和三角恋了。而在说完这句话后,他还垂头丧气地被日本人羞辱走了。
还好,刘松仁和曾江的演技压住了整部片子的主轴。看到他们,我的思想还没被朱孝天带歪。印象最深的是曾江在剧中的那句台词:我的感觉有点象在演戏。而正是刘松仁饰演的大法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里的正义、坚强,使得审判不是一次演戏,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了断头台。
《东京审判》是高群书执导的首部影片,我们看到了导演还原历史真实的努力。正如他所说的:对我来说,《东京审判》的使命意义大于电影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