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过斑马线那么难?

(2006-08-06 21:35:41)
分类: 良心良知
“斑马线就是引诱你被一种叫做汽车的机器辇死的白色横线 。”这样解释斑马线有夸大的成份,可是也被某些事实印证着。在城市的街头:车在人中行、人在车里钻。斑马线上车与人抢道现象,已成为城市文明中一块“伤疤”。
相比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中双向八车道宽敞道路比重较大的道路情况,昆明的城市道路要狭窄得多,主干道以双向四车道为主外加一个公交车专用道,部分路口有右转专用出口。可就是在这个不算宽阔的道路上,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市民还是觉得“人是在和车抢道,肉撞铁,怎么抢得过!”
斑马线上机动车须让行人先行,这在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有明文规定,在昆明为何始终得不到有效地遵守?行人过马路为什么总感觉是在打仗?斑马线上行人的权益和权力如何体现?

——行人过马路有多难——
现象一:车辆不看行人
时间:2006年7月13日 11时10分
地步:五华体育馆前斑马线
五华体育馆所在环城南路的路对面是永昌小区一带最大的农贸市场,周围市民大多来此买菜。这个路口的斑马线上没有行人信号灯,据了解在交通高峰期时会有交警或协管在此管理一段时间。在该斑马线西面就是昆明车流最大的环岛之一,北面就是海埂路与环城南路的“十”字路口,东西行驶的车流量很大。车辆通过海埂路“十”字路口后,驶经这个斑马线时刚好是个加速的过程。
记者在该路口看到,一位30多岁的妇女准备经过斑马线去菜场,这时一辆自西向东开的面包车在看到有人过斑马线时也不减速,反而加大油门直冲过去,跟在后面的小车也一路狂奔过去。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该妇女不得不退了回来。在等了1分多钟后车流量少了才跑着过了一侧的马路。路中间没有行人的安全岛,妇女走到路中间时自东向西的车辆刚好放行,她只好在马路中间狭窄的空间里被双向的车辆扬气灰层笼罩,又等了1分多种自东向西的车流少了,才再跑着过了另一侧的马路。记者注意到,过马路买菜的人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动不如这位妇女这么矫健。汽车在经过斑马线上不让行,一位大妈在差不多花了6分种才通过了马路。
现象二:行人不看信号灯
时间:2006年7月12日 17时35分
地点:小西门“十”字路口
小西门是昆明人流量、车流量最大的路口之一。记者看到,在这个“十”字路口上机动车在途经路口斑马线时的行驶速度还是相当缓慢的,而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倒是过马路的行人对信号灯有些视惹无睹。一旦过马路的人群中走在前面的几位不看信号灯冲过马路,后面的一群人也就跟着鱼贯而上。交警面对这么大的“集体闯红灯”也没了更好的办法。这样,正常行驶的车辆在绿灯时也无法通过路口。车辆与人在斑马线上交织在一起,双方的距离可以用厘米来计算了。
现象三:没有右行信号灯
时间:2006年7月11日 14时20分
地点:海埂路与环南路“十”字路口
该路口是昆明少量没有实行“禁左”的路口,路口的信号灯直行和右转是同时放行的,行人过马路时会与右转道的车辆交织。记者在现场看到,当行人在马路的时候,没有一辆右转的车辆主动停下来让行。人过马路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在这里更是被右转车辆占用了一部分。此时,在靠西昌路东边的右转口,一位40岁左右的男人也正赶着过马路,由于有高层建筑在路口挡住部份视野,一辆自东开来的越野车转弯前并没有看到有行人过马路就加速右转,所幸,双放都避让及时未发生碰撞。
——行人过马路难,责任在谁——
机动车驾驶员不守交通法
有数据表明,中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中国交通事故率是日本的100倍。2005年中国因道路交通事故丧生的人数接近10万。从事故发生原因上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远远大于行人违章所占的15%。显见的事实是,中国道路最危险应主要归咎为驾驶员的违章驾驶。“抢道”是交通事故和拥堵的罪魁祸首。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车让人”作了详细的规定。但中国的司机们有多少遵守了呢?
2006年5月某日,来昆明拍摄电视剧《缉毒英雄》的演员石凉在与记者交流时不无感概:昆明气候好、环境好、吃的东西更是好,可就是这路实现难走!因为长期在外工作,剧组的成员都特别重视行车方面的问题。车让人,在我感觉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比如,在昆明的时候,剧组的车每到过斑马线都会减慢车速、甚至停下让行人过,可是,我发现昆明的有些驾驶员没这耐心,我们的车在等行人过的时候等在后面的车就按喇叭,可能看剧组的用车是外地牌照以为是我们不了解路况走错路。
从事夜班工作的汪先生告诉记者:就在昨晚快11点的时候,我经过环城南路和永昌路路口,明明给东西向的汽车红灯,可就有一窜车从斑马线上加速行驶过去,带头的还是一辆“成K100**”的军车,在红灯的时候只有一辆91路公交车老老实实停在斑马线前。
红绿灯设置不合理,行人跑不过斑马线
国内某媒体报道了一项道路专家的调查:在德国,行人对路口红灯的等待时间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该国人行信号灯设计的红灯时间最长都不超过60秒,英国则是45秒。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调查。记者在几个十字路口粗算了一下几个红灯时间:在海埂路和环城南路的“十”字路口,南北向的红灯的时间长达145秒,(其中左转绿灯占去40秒),绿灯时间为仅28秒;在小西门路口,东西向的红灯时间50秒,绿灯时间36秒秒;在金马碧鸡坊路口,南北向红灯70秒,绿灯时间40秒。
中国行人的“红灯时间”为什么比外国的长?中国行人的忍耐限度比外国人长吗?有交警部门认为这一状况是由中国目前特有的机非混行的道路交通条件和车况路况决定的。可是,当各国都倡导“行人优先”,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给行人的却是那么多“红灯时间”?
某地方交警曾解释说“绿灯时间虽短,但同向车流量的通行基本能满足。不过,行人却不能一次性过街。根据法律上要求,行人得快速过街,根据正常人步速,过马路时要求按1.25米/秒以上计算”。这段话说明了交警设定红绿灯时间是完全根据该路口车流量而定的,根本不考虑行人的流量与速度。1.25米/秒是解放军齐步行进的速度(根据解放军内务条令,齐步的步速为每分钟117步,步幅为70厘米)。还是在海埂路与环城南路“十”字路口,行人如果要穿行近35米宽的道路,以28秒的绿灯时间(还不包括会被右行车辆占用的时间)行人就要以1,25米的行军步速。“道路交通的‘以人为本’就是要给我们进行军训吗?”行人吴先生不无感概。
交管部门执法不严,交通法规形同虚设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指出,斑马线上机动车与人抢道很少受处罚,也是放纵了这种行为。而部份驾驶员也指出,行人乱穿马路也很少被处罚,这样越来越多人乱穿马路,一旦停车让行,那永远自己的车也别想过马路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规则有十分详细的规定,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对车辆行人进行管理,但交管部门在执法中对于车辆右转不避让行人这样的违犯交通法规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很多交叉路口都站有交警或协管员,但他们往往没有对右转抢道的车辆采取过什么强制措施,彷佛只要车不撞上行人,就不算违法,不用采取什么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落后
我国大部分城市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交叉口处,行人与右转自行车、直行自行车与右转机动车之间都存在冲突点。国内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就北京与东京比较,两市都有一个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数只有东京的3%,每公里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15%。(( ))
昆明除了缺少高科技管理系统的投入,及道路相应的保护设备和防护措施不够完善斑外,昆明各路口路段的斑马线也还未画齐备。记者在海埂路云纺段发现,有5个从云纺进出的大门,但在这些门口前行人要过马路根本就没有斑马线可行,只有靠和汽车抢着过。
同时,除了市中心的一线路段在马路中间为市民设置了二次过马路的安全岛外,大部份在无法一次通过的路段上,行人只能在车流的夹缝中等待下一个绿灯。
——还行人的“路权”,我们需要什么?——
绿灯时间要加长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为什么国外有此类调查我们没有?在看到德国将红灯设在忍耐限60秒以下的时候,我们如何忍受145秒的超长等待!
张先生是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每天上下班都处在高峰时段,路上机动车多、非机动车更多。过马路的时候机动车倒还听交警指挥或红绿灯指示,可非机动车可就油条了。等不了那么长时间的红灯,有些非机动车就乘交警一不注意闯红灯。本来行人过路的绿灯就短,再被自行车一占,走出没二步路绿灯就变红灯了,是不是能把车辆通过的绿灯时间,和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都一样!”
严惩违法者
家住白马小区的薛大妈说,“很多司机在遇到斑马线时很少有礼让行人这一说。小区门口就有十字路口,对过斑马线而不减速的车交警好象也没什么处罚,对闯红灯的自行车、行人,交警也不罚。我觉得咱们的交警和一些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严惩几个违法违规以后就会慢慢好了。”
据了解,法国汽车普及率很高,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不足5000人。这与法国对于交通违章的严厉惩罚罚有直接关系。在法国超速50公里以上被视为犯罪行为,严重超速者将被判处3个月监禁及3750欧元的罚款。
  重庆、北京等地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都有对机动车经过斑马线不停车让行人先行的处罚,记者查阅了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昆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却没有发现此类在斑马线上汽车不避让行人的处罚条款。也难怪没有执法依据的交警如果严惩违法者了。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有报道,在美国运输部提出了降低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最新目标,即2008年年底前,美国各地公路交通每1亿车辆英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必须从现在的年均1.5人下降到1.0人。
  为了配合美国运输部实现预定目标,美国联邦公路管理总署安全办公室出台措施,强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修订联邦公路管理安全规划, 把重点放在公路交通事故的战略性管理上,如事故隐患的主动排查,恶性事故的准确预测和严防,公路交通风险隐患信息的收集,采取主动出击措施,把公路交通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国安监部门规划到2010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2005年的7.6下降到4.54,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的交管部门是否要学习一下美国的做法。
将“行人先行”上升到道德层面观注
据了解,在我国行人是交通事故中最主要的受害者。每死亡四个人中有三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美国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公路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中占11%。美国对行人路权的保护是值得借鉴的。美国有13个州的法律中规定:行人的路权总是高于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总是有优先路权,而不管行人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8岁的徐楠告诉记者:“‘红灯停绿灯行’我都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叔叔阿姨不知道。”其实车与人的关系,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但行人跟机动车相比,行人永远是弱者,保护弱者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一条斑马线,其实是一条“道德线”,是检验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的一个窗口。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中,车让人,行人优先正是我们所缺失的一种美德。

——温馨提示——
请记住这几条相关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第三十九条规定,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候。
第四十二条规定,闪光警告信号灯为持续闪烁的黄灯,提示车辆、行人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
 
——市民热线——
杨女士 3317***
 北辰与金色家园、市汽车北站路口处,这里绿灯跳得太快了,人过到一半就变灯。年轻人倒是能跑着过去,老人与小孩就困难且危险了。
李女士 5384***
 广电局转丹霞路的这个路口绿灯太快,行人及自行车还未通过时红灯就亮,对面汽车就来了,很吓人。望能延长绿灯时间。
刘先生 13888******
 凉亭水果批发市场前新修的金马路坡很长很大,角度有45度,直行与左转灯同时亮,对面方向的车多,转弯角度也大,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过行都很困难,很危险。不知能否修成直行与左转分开。
陈先生 5319***
 茭菱路口的混合信号灯太影响交通。直行、左转一起放行,汽车、自行车、行人全挤成一堆,等抢到道的车辆走完,绿灯也完了,行人没法过马路;还有丹霞路口,马街春雨路的红绿灯没有倒计时,司机只有急刹车才能避免闯红灯,太危险。
李女士 6473***
 黄瓜营与豆腐营路口无红绿灯,出门太不方便了。
*某先生 5339***
 公交车、军车也不应该右转,交警素质要提高。
李小姐 6403***
 希望各位驾驶员在路口左转弯、右转弯时,提前打开转向灯,并减速行驶,这样车祸就会少一些,请记者在报上提醒司机注意。
刘先生 6803***
 我是运输总站退休职工,在其它城市只要有斑马线的地方都是车让人,而在昆明则是人让车,甚至人怕车。现在的关键是普法问题,交通法出台很久了该让不懂的人多学习学习。
管先生 13529******
 昆明街头好多路口都没有红绿灯,还有些路口未禁止左转,不太科学。
邓先生 13888******
 昆明好多地方红绿灯的时间太短了。
蒋女士 2893***
 严家地十字路口附近经常有车开到自行车道上,司机还猖狂,希望管一管。
刘女士 3146***
 北门街、圆通街交叉的这个路口,无人管理,也没有红绿灯,每天站在路口得等十多分钟都无法通过。
梅女士 5337***
 西南布料批发市场到红联农贸市场的路口,没有斑马线及过街红绿灯,去买菜非常头痛过街。还有是在旁边的公交站台下车后,如果要过街到棕树营小区时就得先过一次快车及慢车道然后一直走到布料市场又再过一次街,公交站台前后都没有斑马线,下车以后太危险了。实在没有路走只能站在公交车与快车道的夹缝中过了,很危险。
孔先生 5012***
 很多路口有斑马线但无行人通行绿灯,公交站台改造后我发现公交站台前后左右都没有斑马线,下车后无法行走。
刘女士 13078******
 盘龙小学门前的路口、延安医院右转白塔路的路口、星耀大厦转交三桥方向,右转车都不让行人先行。我每天送孩子上学都要等上好几个灯才能过,希望能把直行右转分开,把过街绿灯延长时间,右转弄成红灯时暂停右转。
张先生 3548***、
 双龙路口车人太多,应当多设几个协管员。应该效仿九九年世博会的时候,那时昆明的交通是最好的。
杨先生 6943***
 我是浙江来的,昆明的有些路标太不明显。
吴先生 13700******
 我是南京来昆明的,公交车站台设在路中间,不太合理。
周先生 3548***
 前卫旧车交易市场卖车的人占道经营严重,应该管管。
龚先生 4145***
 百货大楼旁边人多车多,不方便。
黄先生 13700******
 老民航路过岔街的路口没有人行通过的信号灯,虽然安装了但一直没有使用,为了老人与孩子的安全请有关部门使用一下。
晋女士 3612***
 昆一中门口的绿灯太短,女儿上学每天要等几个灯才过得去,来过两个灯,去过两个灯。还有,五一路口,绿灯时间太短,老年人常下了公交车站在路中间,过不了马路。
马先生 15911******
 上马村立交桥下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绿灯亮时,年青人都要小跑才过得去。交警部门也要顾及到行人的安全,不要只为赶时间。
陈先生 13759******
 从金碧路到靖国小学转到国防路是个丁字路口,不应受右转弯制约,反方向同样。
吴先生 5744***
 机动车在等红灯时,不能停在斑马线上,交警应该严管。
孙先生
 大观路口、新闻路口的直行左转的信号灯不分,应当把它们错开,否则会造成拥堵。
钱女士 5647***
 请在佳园小区路口设置一个信号灯,以方便小区居民进出。或者划一片斑马线。
周先生 3382***
 穿金路口、金邮大酒店门前路口应当设两个左转道。现在的设置完全不合理并请记者亲自去感受一下。
李小姐 6711***
 日新村与福德村的路口都没有信号灯,我反映过多次没有结果。
郭女士
 大树营市政府小区前有铁路通过,这一带5个路口车多人杂、车速快,也没有红绿灯管制。我向市政府反映多次才来划了斑马线,我建议再设置一个红绿灯加上一两个交通协管员。
王行生 3105***
 白塔路与人民路绿灯变化太快,我们年龄大才走到一半就变灯,经常弄得在路边站好久都不敢过马路。
李女士 8116***
 建设路至昆师路转弯的均无红绿灯。
时女士 13577******
 最主要是司机素质不高,他们经常驾车右转都不让行人。最典型的是在东华沃尔马门口的右转车辆。
许先生 13888******
 正义路与人民中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红绿灯时间太长了。

——邮件来信——
xumeiworld:
    云南民族大学门口的绿灯时间太短,过往的学生又很多,100多米的路程大概只有20秒的时间,每次过人差不多都是小跑的。希望交通部门能够改进。
    油管桥那儿有一条路是通向北大门美食城方向的,那里也是张官营旧货市场处,每天下班时间卖旧货的人差不多把整条路都堵了,双行道上行人几乎不能通过。希望交通部门也能解决一下。
   
chensibei119:
    从一窝羊至圆通东路这一路段,分别由两个红灯路口,且都是三项路口。当右转和人行道同时通行的时候,行人基本是没有办法正常行走的。尤其是在圆通路转小菜园立交桥的路口,那里车多、车速快。由于这样的情况,行人都是必须要等到绿灯闪动的时候才跑过去,有时候必须先走到路中间,等下一次绿灯才可以通行。
    这样的情况真的是非常德危险,看了您报的报道后,我希望能通过您报得到这一路段红绿灯的设置调整。为以后来昆明旅游的外地朋友和本地喜欢到圆通山的老人、小孩提供方便!、

——传真——
包先生
 西山区政府周围十字路口,有的没有红绿灯。周边马路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秩序不够规范,敬请有关部门注意一下。
 
——记者视点——
在准备做这个选题之前,我也曾经对为什么过斑马线会如此之难而深有感触!可这个难究竟难在那里呢?这里面肯定有不合正常的秩序的存在,在我们都漫不经意之间,这种不合理的秩序却在生活的浸泡中逐渐变得合理起来。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可能才这样认为:过马路就是要这么难的。
采访结束,那么多人的声音还留在我的耳边,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秩序。一瞬间,又想起小学时背得滚瓜烂熟的“过马路,左右看,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来。此时此刻,这句话让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秩序原本就是合理的,这个合理的秩序的打乱却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遵守一下那看似有些繁琐却也简单明了的规定,只需要多等上那么几秒种的时间,一切秩序自然就回归到正常、回归到了合理。
10年前,当我刚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听到一个叫张恒的歌手唱过一首名叫《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的歌曲,歌曲的旋律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那么的忧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在做这个选题的采访时,这首歌曲又一次在耳畔响了起来……过马路并不难,真正难的却是,我们如何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无论是开车的司机,或者是在马路上行走的人们,礼让与文明对大家而言,都同样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