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WR┃专题┃魅力红寺堡——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

标签:
军事财经白皮书年度风云榜 |
分类: 资讯:惊跳洗选的行业新闻 |
3月25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中国常春藤国际葡萄酒市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2015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风云榜颁奖典礼,在成都首座万丽酒店三楼富豪厅举行。
在发布会上,宁夏贺兰山东麓红寺堡葡萄酒产区发布了《红寺堡区2014年葡萄产业报告》,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产区的宁夏贺兰山红寺堡产区在2010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纳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国家地理标识保护范围,并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吸纳为世界第一个省级观察员资格,产区在国际上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和升级。
鉴于红寺堡产区显著的发展,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主席、原商务部副部长何济海先生与中国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向红寺堡产区授予“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红寺堡镇”,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组委会向红寺堡产区授予“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向该产区10家酒庄颁发了“中国最具潜力发展潜力产区明星酒庄”荣誉。
荣获中国葡萄酒第一镇:
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
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明星酒庄
魅力红寺堡,中国葡萄酒第一镇
红寺堡葡萄酒产区风土
红寺堡产区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区,大陆型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年平均降雨量277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平均年蒸发量高达2050毫米,为平均年降水量的7.4倍,干燥度在3.5以上,十分有利于葡萄糖分和酚类物质的形成;
风土优势一:光热资源丰富
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4℃,5~10月(生长季)平均气温17.9℃,年活动积温3600℃以上,年有效积温为2000℃以上。
风土优势二:优质土壤
红寺堡区境内多以灰钙土为主,土质多为砂壤土,土层厚30-2500px,土壤通气性好,春季地温上升快,尤其适合葡萄的生长。
风土优势三:无环境污染
红寺堡区开发建设前是一个亘古荒原,土壤没有化学肥料的使用及化工污染物的沉淀,土质干净无污染;
红寺堡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葡萄园的湿度低,病虫害不易发生,农药使用量少。
红寺堡产区酿酒葡萄品质。
以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干燥度大等得天独厚的气候,使我区生产的葡萄滴定总糖含量经测定连续三年稳定在220-260g/L,高于自治区内其他地区的20-30
红寺堡葡萄酒产区现状
截止2014年,红寺堡产区葡萄累计种植总面积达到10万亩,挂果面积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4.14万亩,鲜食葡萄0.86万亩。2011年开始大面积挂果,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其中2011年采收酿酒葡萄
三年生产成瓶葡萄酒分别为606万瓶、867万瓶和746万瓶;
成品酒产值(按每瓶50元计算)分别为3亿元、4.3亿元和3.7亿元,累计产值11亿元。
政策优势。
宁夏产区也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吸纳为世界第一个省级观察员资格,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和升级。
2010年红寺堡区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扩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国家地理标识保护范围,同年《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发展规划》中以“一廊、一心、三城、五群、十镇、百庄”
红寺堡葡萄酒产区发展目标(2016)
红寺堡产区规划发展酿酒葡萄到2016年总规模达到1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6.67万亩,平均亩产量800公斤,亩产值3680元,
在规模扩大、产量提高、质量提升后,鲜果产量约有五万吨,50000吨鲜果能生产成品酒4600万瓶,销售收入可达23亿元。
进一步规范品牌、创建名牌,着力促进中高档红酒生产,“汉森”、“罗山”等红酒品牌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建成。建成酒堡、酒庄30座,酒庄年储酒能力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