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低与高的哲学思考

标签:
葡萄酒中国文化财经 |
分类: 访谈:专门为好酒歌功颂德 |
寻根之旅·高端对话
楼兰:低与高的哲学思考
——对话吐鲁番楼兰酒业公司总经理陈新
因为低所以高,低的是地域,高的是品牌和质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敛、包容、低调思想拥有者的人格高度,是高人的境界。楼兰葡萄酒将两个完全相悖的概念,与吐鲁番盆地文化有机融合。
2007年浙江商源成功收购了西部1976年就创立的楼兰葡萄酒厂,从此开始了西部葡萄酒文化的重建工作。在楼兰浸淫了一生的心血和理想的总经理陈新,五年前抱憾离去后再次被商源请回了酒庄。人还是那个人,酒庄还是那个酒庄,楼兰会是那个楼兰吗?再踏上采访楼兰的旅途,一向有新疆情结的商源朱跃明回复于楼兰怎样的平台;陈新,这个年轻的葡萄酒少帅,又会向世人展示一个怎样的楼兰?
餐酒时代的高端定位
《食品商》:您对目前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状况怎么看?
陈新:中国目前处于餐酒时代,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发展。过去质优价廉的国际产品大品牌运作,进入中国以后,国人都投入到了抽三个五啊、抽万宝路等国外香烟,这在1980年代,能抽三个五、万宝路的都是老板级的人物。后来国人的情节回归了,你一样做足了文化,做到世界顶级产品更高的水平上去,国人的品牌选择就会回归。现在你看谁抽三个五,还要解释一下,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品位,而是“抽习惯了”。
随着关税的降低,中国餐酒将来肯定要经历一番阵痛。国际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国人的鉴赏水平越高,国外餐酒的市场就越大,包括国外的名庄酒在江、浙、广东一带已经有很多老板会鉴赏了,对国产酒可能有一定的排斥,这个时期或许更长。但是他们终究是要回过头来,要寻回中国的根,那时候谁能做到与世界最顶级的酒齐平,哪怕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你只要在感觉上差不多,又是民族的,这样的品牌肯定有机会。就看谁去抢这块市场。
《食品商》:楼兰是怎么考虑的?
陈新:楼兰要做肯定是瞄着这个去,做高端。在全国几个城市建立整合点,抓住高端消费群,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现在要生存,以后会逐渐退出餐酒市场,争取把目前的5000吨做到500吨,越做越少,越做越精。因为在新疆做几千吨是不太现实的,腾挪的费用十分巨大。低端产品是价格几乎都在100多块钱以下的餐酒,市场竞争刺刀见红,工厂基本上赚不了什么钱。当然我们有商源,还会有一些优势,但是商源也要遵守这个规律,要不然就把市场、渠道的利润补充到工厂里来。不过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解决根本,就是要走高端路线。
独树一帜的文化理想
《食品商》:自从10年前与您相识,认识了楼兰,我知道楼兰葡萄酒一直在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工作。可是您离开了5年,再回到楼兰,您会继续自己的文化理想吗?
陈新:只要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会坚持。如果跟老板的思路不一致了,我宁可走人,也不会屈从。
可惜的是这几年,楼兰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生存危机相伴左右,根本没有时间做文化的工作。如果一直按照以前这样的思路去走的话,肯定早就发展起来了。五年啊,实在可惜!
《食品商》:楼兰葡萄酒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可是整个楼兰的文化却有几千年,无论是品牌定位还是文化内蕴,都有很丰富的资源。五年前我们看到了楼兰酒厂的文化表象是产地、吐鲁番的葡萄和楼兰古国,包括神秘的楼兰姑娘,五年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陈新:因为低所以高,这就是新的品牌定位。
楼兰葡萄酒的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大西域的概念,一个是吐鲁番的概念。大西域的概念,即从楼兰古国、丝绸之路等大西域的范畴寻找楼兰葡萄酒的根,这是文化方面的;另外一个从吐鲁番这种地域的概念,来区隔楼兰的品牌个性。我们从来都认为,吐鲁番就是吐鲁番而不与其产区牵强附会。
目前一个现象就是,大家都喜欢拿国外的产区来对比自己的产区,比如说“中国的波尔多”、“中国的纳帕山谷”等等,好像没有人家的我们的就好不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西湖龙井产地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能种植茶叶吗?不能,那为什么还要那波尔多和我们想比呢?
做东西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当老二都很难,当老三,当老五,不如独树一帜当老大。吐鲁番是世界第一的低地绿洲,我们独有的盆地,低地资源,独有的光热条件,独有的戈壁沙漠,独有的葡萄的表现。因为低所以高,楼兰葡萄酒就是低地高端葡萄酒。当然我们的缺点也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你喜欢拥抱低地的阳光,低地的沙漠戈壁,低地的楼兰姑娘你就来试试。
《食品商》: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诉求,也是盆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品牌有了依托,还有了做高的充分理由。
陈新:我们认为楼兰这个品牌跟人的精神境界有关系,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讲究外延,讲究张力,中国人讲究内敛,讲究包容,低调,这才是真正的高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你是喜欢有涵养的,有中国传动道德标准的,你就喝楼兰。这个感觉很不错。
充满盆地味道的楼兰酒廊
《食品商》:找到了高端人群一个消费楼兰葡萄酒的理由,市场的运作也必须与之相配套。做什么?怎么做?与五年前的楼兰有什么区别?
陈新:最近一两年我们不会考虑在全国大规模做市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楼兰一直坚持“伤十指不如断一指”的市场经营思路。我们现在主要做好两个市场,一个新疆,一个浙江。浙江有强大的商源,问题不大;新疆是楼兰的传统市场,有品牌基础。在新疆来讲,楼兰就是长城,就是张裕,是著名品牌。现在是第三的位置,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两年之内恢复楼兰第一的市场地位。
《食品商》: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楼兰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似乎很大?
陈新:是大,但我们定位目标不是销量第一,而是从高端市场切入,做到高端市场第一。我们的重点投入是针对高端客户群而设立的独特文化营销,通过文化、政治、经济乃至思想的纽带把高端人群聚集到楼兰的周围,不是靠一两个户外广告或者电视轰炸。
《食品商》:具体如何操作?
陈新:在新疆我们和野马集团合作,建立了野马俱乐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你看到的前面的那栋大楼,另一部分就是现正在装修的楼兰酒窖。你还没看过吧,走,我带你去看看。
《食品商》:(正在装修的如山洞般的酒窖,顶上和周围的装饰古朴,裸露的钟乳吊顶,四处直立的木桩,墙壁上有几幅剥落的壁画,角落处风蚀残年的老树根,旧时马车的毂辘,几个小隔段的房间,给人一种迷离幽幻的感觉,不经意的告诉了我们这里蕴藏的不仅仅是葡萄酒,还有楼兰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真是太棒了!
陈新:整个装饰都采用了吐鲁番的生土结构,表现的是地域特征。
这些是新近乌洽会上名人的签名酒,这里有一个酒窖,将来是每个会员的储酒区,这是各国名酒的展示区,按照各个国家、产区布展和介绍,这里是高档酒的品酒区,这里是雪茄吧和两个包厢,那个大的区域是评酒区和会议厅(几个画师正在旁边的一个壁画上工作着)。
《食品商》:来这里的都是你的高端会员吗?
陈新:非会员制,不对外开放。但是绝对来的都是领袖级人物,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军界,他们来这里不是物欲的享受,而是高端思想和精神的享受。我们会经常搞一些小型画展、诗人聚会,场地所有的费用都是我的。大家在讨论艺术、享受雪茄和葡萄酒文化的同时,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讲讲酒,艺术与酒、酒与诗歌,酒与雕刻等,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食品商》:这对于高端人群来说诱惑力是非常大的。
陈新: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也得到了。一般人进不来,来了也不接待。他们在这里了解了葡萄酒,认识了楼兰,形成了有效的口碑传播,比狂轰滥炸的广告要好得多。这些人来了不能空手而回吧,总要留下墨宝吧,如此的收集,将会聚集一大批名家的手迹,若干年后他们的价值不可估量。我始终坚信,对于消费者,看谁教育了他,谁真正灌输给他,不是简单的广告关系而是文化关系,他认知了楼兰,那他的认知度是最高的,不可能轻易改变。我用1000人来影响10000人,那我的酒就不愁销了。
另外我们还会针对这些高端人群,制定个性化服务,比如签名酒,个性化酒标等等一些系列服务,使得这些人群不但忠诚于楼兰,还会影响一大批人群加入到楼兰的消费行列。
《食品商》:除了在新疆采取这样的模式,还会在其他地区复制吗?
陈新:当然,我们会在其他条件成熟的省会城市采取合作经营、加盟等方式开办楼兰酒廊,将楼兰的酒和文化真正融入到高尚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