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理财投资股票期酒 |
分类: 论坛:道听途说方为好记者 |
投资期酒
虽然中国还是葡萄酒的新兴国,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作为奢侈葡萄酒的期酒有充足的发展空间。这也给其它的酒类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全世界有钱人在追捧以波尔多五大酒庄葡萄酒为首的期酒?因为它是财富与荣耀的象征;为什么中国的富豪们要关注期酒?因为中国的期酒市场正在开启财富之门……很多个为什么在中国第一款期酒张裕爱斐堡6月6日隆重推出后,浮出水面。
2007年6月6日,张裕投资近2亿元兴建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正式开业,备受行业关注的中国首批期酒在这一天同步推向市场。爱斐堡酒庄2006年份期酒仅发售100桶。世界知名葡萄酒商德国TXB公司成为当天的最大买家,当场宣布订购20桶期酒。TXB的代表称,爱斐堡的首批期酒将与其他著名酒庄的期酒一起,以邮购等方式接受欧洲消费者的订购。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分别订购了5桶,中国知名企业家江南春、娱乐界人士冯巩、葛优等也都订购了,100桶期酒很快就售完。
2006张裕期酒推介价为每桶18万元,成品酒将在2008年上市,上市时的定价将是每桶28.8万元。有心人算了一笔账:正在发售的期酒型号是225升/桶,一桶可以灌装300瓶,按照18万元/桶计算,大约是600元/瓶。两年后,同样的葡萄酒市场价格就是960元/瓶。也就是说,两年间增值30%以上。
张裕期酒勾画了一幅财富远景,给酒商以巨大的诱惑。100桶销售一空之后,至今仍有人不断询问购买,意图乘上中国第一桶期酒的首班车。中国第一,众人追捧,加上“2008年”这个具有奥运特殊符号的年代,预期的价格仍有想象的空间。
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说:“稀缺性是期酒的最大特征。爱斐堡酒庄推出期酒产品,就是要打造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稀缺经济。”
中国期酒有望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葡萄酒消费国,被誉为睡梦中的巨人,正以每年10%以上市场增幅发展。单北京一座城市进口葡萄酒的消费量每年就有30%到40%的增幅。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葡萄酒尤为国人青睐。尽管增长迅速,然而进口葡萄酒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尚不足5个百分点。毫无疑问,这为新旧大陆饱受产能过剩之苦长达二十几年的葡萄酒商点燃了不熄的希望之火。
2006年10月2日,巴黎市镇银行拍卖中心,市政府窖藏高档葡萄酒和香槟拍卖会793箱近5000瓶高档葡萄酒,其中拉菲特·罗特席尔德城堡酿制的美酒前100箱的大部分买主,竟然是来自中国的北京美日美月国际酒业公司以及深圳忆生生贸易公司。美日美月更是以每瓶4000欧元的竞价创下了单价第二的竞拍纪录。
就在前不久,美国克利斯蒂拍卖行声称近日来自法国勃艮第一箱1985年的罗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葡萄酒,以237000美元的高价拍卖成功,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亚洲投标人从纽约买走了这箱酒,这也是拍卖中最贵的一箱。
美日美月公司明确表示将销售直接指向中国高端客户群体。他们认为,这些目标群体中也不乏单纯将葡萄酒作为一种奢侈品消费的人群。
成都卓创酒业年轻的总经理小吉近日向记者透露,进口葡萄酒业务开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卖出了近20瓶正副牌拉菲。他解释说,拉菲堡的产品无论是正牌还是副牌均在中国供不应求,货源极少。而卓创总公司能够凭借在澳门的网络进行国际交易,较其他人获取更多的产品。
小吉还告诉记者,目前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活跃着一批到处搜寻拉菲堡等五大酒庄葡萄酒的人,他们的投资少者千万,多者上亿,不断刺激着上市后期酒的价格。
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到2010年,中国高端葡萄酒的市场将占到50%,中端酒占40%,而低端酒只占10%,消费结构将完成从正金字塔向倒金字塔的转型。”作为高端市场的领军产品,期酒有望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
期酒,让全世界为之疯狂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投资理财产品,只有那些世界定级酒庄的顶级产品(InvestmentGradeWine,缩写为IGW)才有资格和能力被投资者期待。“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虽老套却很实用。波尔多五大酒庄的珍藏佳酿,一旦投入市场,酒数量开一瓶少一瓶,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值。根据《环球葡萄酒》2006年的资料,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10种葡萄酒,过去3年的回报率为150%,5年回报率为350%,10年回报率为500%,大大超过同期股市的增值速度。在1986年,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之一——木桐酒庄1982年的葡萄酒价格是37.5美元/瓶,而现在已达500美元了。
自1970年开始出现期酒至今,波尔多葡萄酒的价格几乎保持着一路上扬的势头。从期酒价格公布开始进行销售,到成品酒最终上市进行销售,价格基本上要翻一番,其中获利者不计其数。而最近期酒每年几乎超过30%的增长预期,正在牵引着越来越多人群和越来越多的资本。
每年的四月,全世界的期酒投资者都会将目光投向波尔多。2006年由于波尔多空前绝后的好年份,招徕了1000多位购酒者,营造了空前绝后的繁荣。同时,2005年期酒的价格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位。要购买拉图酒庄(Château Latour)和罗斯柴尔德拉菲(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等酒庄酿制的12瓶一箱的葡萄酒,消费者可能需要支付约4000英镑,大约是酒价历史纪录的两倍。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拿到期望的订单,而牢骚满腹。他们相信,即使是这样的高价,在五年以后的增长也是十分可观的。
专家分析,葡萄酒交易价格上涨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优质葡萄酒是财富积累的象征,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好转,很多新兴市场也开始出现,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的需求大大支持了红酒市场交易。随着亚太地区新富阶层的兴起,财富的增加既提升了对理财的需求也提高了对品味的要求,而投资顶级葡萄酒恰恰同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所以越来越受到追捧。
中国才刚刚开始
葡萄酒评论家Kevin认为,大部分消费品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市场细分、成熟消费者大量出现之后,都会出现专门面对高端人群的产品,“限量生产、供不应求是这些产品共同的特征,所以也可以称为是‘稀缺经济’”。
如果以稀缺性这样的理解来看待“期酒”,不仅仅是葡萄酒,中国的白酒、黄酒都具有更长的历史和更丰富的文化。虽然“封坛酒”、“年份酒”、“窖藏酒”等没有冠以“期酒”的名称,但民间早已经或多或少的开展了这样的交易方式。最近几年白酒、黄酒高端市场的表现,以水井坊、国窖1573、王者风范、茅台80年等为代表的超高端产品,完全可以借用期酒的方式予以操作。
中国拥有30多万奢侈品消费者,他们对古玩、绘画、邮票等具有稀缺性的奢侈品需求让世界震惊。而最近火爆的股市投资,激发了中国人投资理财意思的全民性觉醒。
香格里拉集团副总裁、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总经理简永添这样说:“我不投资股票,也不投资基金。我投资‘液体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