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贵族与中国酒民的浪漫对决
用方舟挽救了人类的诺亚,醉酒后赤身裸体的躺在帐篷里,他第二个儿子可汗(
Coham)看见后,去告诉兄弟西姆(Sem)和雅弗(Japhet),后两人拿着长袍,倒退着进帐篷背着面给父亲盖上,没有看父亲裸露的身体。诺亚酒醒后,就诅咒可汗,要神让可汗的儿子迦南一族做雅弗家族的奴隶。酒后失态,迁怒于儿子。看得出外国人对仪态的看重是源于祖辈的。
在外国人眼里,“切尔死”是碰杯、喝的意思,在中国人,碰杯一定要“干”,喝干才叫“切尔死”。如果你想有礼貌的敬酒,先要做好“干”的准备。从筵席主持的第一杯酒开始,你就别想小口小口的抿酒,别想表现优雅的风度。想与大众亲近,融入大家庭,你要端起酒杯不停地猛灌,在人群中穿梭,不停的和人“切尔死”。
通常的敬酒程序自己先斟满,示之于众,扬脖、闭气、一饮而尽。然后让别人看到你底朝天的酒杯和你咕嘟咕嘟咽酒的喉结和你发出的痛并快乐着的叹息,再次把酒杯底朝天,以示喝干,在满座的“好酒量”的赞许声中,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敬酒”。
如果想融入豪爽一族围拢的酒桌,会受到特别的照顾。临时制定的游戏规则,可以用随心所欲五花八门来形容。目的各异,目标只有一个,外来者。进入者先干一杯,以示通行,然后方能逐一敬酒。最后的结果因人而异,或成为酒后的谈资,或荣幸成为下一次餐桌的成员。
骄傲的法国人经常会成为葡萄酒会的特邀嘉宾。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得不一开始就保持着法国式的孤立矜持。非常原则的控制着1/3杯的酒量,优雅地保持着小口小口地咂,坚决拒绝一饮而尽,脸上始终挂着旁观者的微笑。他们不可思议地看着中国人大杯大杯的喝酒,心里不止一次地惊叹,照这样喝下去,法国的酒不用再躺在酒窖里静息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法国人。他会在坚持一会儿原则之后,忍不住大杯干酒,像中国人一样平民化了。白皮肤变红了,蓝眼睛也红了,高高的鼻子越发显得高了。有时候不小心还会蹭到你的脸上,让你浑身起疙瘩。一双蓝眼睛死死地盯住美女,让美女感到毛骨悚然。
酒会的高潮往往是中国人的主角,唱歌跳舞,搞笑段子,900的热烈气氛,终于将法国人浪漫的本性挑逗起来。随着音乐节拍在舞台上跳舞,随着歌曲的节奏哼哈着,尽管不懂歌词,但是他知道这是快乐的元素,快乐没有语言障碍。
加载中,请稍候......